关灯
护眼
字体:

福气农女有空间(179)

作者:总小悟 阅读记录

这三十个人每天能纺不少的线,好在村里的人聪明,今年种了不少棉麻,到时候还可以收一些回来。

千锦布庄给的价格也很合适,她只要每天躺着收钱就好。

这一切顺利的让她难以置信……

若是唐宓自己来办,也未必是办不好,只是需要的时间更久一些。

如今唐宓的空间内,除了起初的草地,不止多了一大片竹林,还多了一些枣树,还有两亩黑土地,更是多了一口小小的荷塘。

这个荷塘很小,里面有几尾草鱼,还有一些荷花。

这里荷花不会凋谢,下面还长了一些藕。

若是按照这么下去,她手里的空间很快就能和前世一样了。

唐宓想着她去世之前,空间里多了一个院子,而且明显院子里是有人的。

只是那个人到底是谁,终究是个谜题。

若是有机会,她还是要亲自再见一次的。

不过离这个时候,怕是还有好几年,所以一切慢慢来就好了。

作坊修的很快,不过一个月功夫,就建好了。

此时,纺车和其他人员都去了新的作坊,唐家倒是空下来一件屋子。

因为作坊离开唐家不远,所以茶水都是唐家这边备着。如今唐宓的空间里是有茶树的,而且清茶都是她亲手炒的,所以这茶水不少人都很喜欢喝。

作坊里的少女们发现,这茶水似乎喝了不止皮肤好了,连身体都能有力了,坐了一天纺线都不会觉得累。

因为都是一个村的,但是有些人家住的远,家里的人不方便送饭过来,所以姜氏干脆在作坊旁边又搭了一个厨房。

这里放了几张桌子,有早饭、午饭,但是没晚饭。

凡是在这里做工的姑娘们,都可以免费在这里吃两顿饭。

饭菜倒是普通的农家小菜,可有的时候也是有鱼汤喝的,偶尔还有一些猪下水做成的肉菜吃。

这些姑娘别提有多高兴了,这让没有被选上的人更眼热了。

村里的姑娘们大多都在这里干活,而且每天都能听见作坊里传来姑娘们的笑声,村里的男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在这群姑娘里,会一些算术的,是向家的儿媳妇袁春柳。

袁春柳本是袁家村的姑娘,几年前嫁过来的时候,还被袁家村的人取笑嫁了个穷鬼。

毕竟向家大郎虽然人好,长的也不错,但是家里却没什么家底,向大郎的父亲去世的早,家里有个老母亲还要供养,一直都结不到亲。

后来,向家大郎在山上救了摔了腿的袁春柳的父亲,两家人这才认识了。

袁家人疼姑娘,知道袁春柳喜欢向家大郎后,也没有阻止。

因为袁春柳愿意嫁,向家大郎没少发毒誓说要对袁春柳好。

可是这日子不是想过好就能过好的,向家在村里就一亩地,每年交了税就没什么了,所以袁春柳时常会做针线活贴补家里。

她手脚快,又勤快,最重要的是肯吃苦,曾和向家大郎在码头上卖过苦力。

袁春柳听说唐家招人的时候,以为人家只要村里的人,可如今她却没想到自己一个外来的媳妇能被选上,所以干活十分的卖力。

在唐宓知道袁春柳会算术的时候还有些高兴,唐宓干脆让她帮着夏荷等人一起看着作坊。

袁春柳会算术,能统计出大家每天做的丝线有多少,若是有人偷懒,她也能因为年纪稍大些,能说说磨洋工的姑娘。

自然,袁春柳的工钱,也比其他姑娘高一些。

唐家开了作坊,村里的人都好过了起来。

袁春柳娘家那边的人,还特意派人送了东西来。

“你看这次袁家又送东西了,不过咱们家上次没要他们送的腊肉,所以这次送来的是鞋子!”夏荷有些无奈,“说是给大米的!”

其实大米还真不缺衣服穿,可以说大米是家里最多衣服的一个!

因为作坊里的姑娘家里,都会送东西来唐家,而且大米的最多。

第136章 :养蜂

大米的衣服多,可这孩子的确也折腾的厉害,好在如今唐大石也在家里,能帮姜氏一起照顾孩子。

镇上的铺子依旧在卖东西,村里有人懒得去镇上,也可以把东西卖到唐家,然后唐家再拿到上去卖。

毕竟,如今唐家可是有牛车了,去镇上也方便。

等夜里,黄云和黄树来了唐家。

“宓妹妹!”黄云了一个大碗,远远地唐宓就闻见了这碗里冒着浓郁的甜腻香味,勾的她肚子里的馋虫都出来了。

“我哥这些日子收了些蜂蜜,我给你送来一些!”

黄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黄云是二房的女儿,而黄树却是大房的孩子。

如今黄云和黄桂都帮唐家做事,可大房的人却闲了下来,这可把黄树的父母急坏了。如今黄树只能在码头上做点苦力,虽然赚的比李秀儿更多,但是黄树的父母依旧觉得,黄树不努力一些,怕是配不上李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