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福气农女有空间(174)

作者:总小悟 阅读记录

村里的人,若不是关系很好的,绝对不会让人在这个时候去厨房里帮忙!像这次,程家也只邀请了唐家和李老大的媳妇程氏。

程氏是程景的姑姑,被邀请也是正常的。

可唐家呢?

也是因为程家和唐家瞧着关系不错,再加上蒲家村的事,唐家如今在村里居然名声和口碑都不错。

相反是苏家——

因为程景中了秀才,苏亭便不再是村里最打眼的一个了,连带着柳氏出门也没往日有面子了。

本来七月苏家就要迎娶王家的姑娘了,可如今王家那边却很不高兴,似乎对苏亭意见很大,这让苏亭也有些难受。

私下,柳氏没少咒骂唐家,似乎苏家的所有不幸都来自唐家。

可偏偏的,唐宓还真的没空搭理他们。

家里监督女工纺线的活交给了夏荷,她便闲下来了。

唐家的院子后面全是竹子,而右侧的两亩地却没有种粮食,而是给唐宓做成了‘蔬菜园’。

这里有小葱、大蒜、生姜,往里面走还有西红柿等青菜,靠左边种了一些辣椒、南瓜、西瓜等。

唐宓每天都喜欢去蔬菜园里溜达下,除草、除虫,她都能做到手到擒来。

离蔬菜园不远的地方,便是鱼塘了。

鱼塘里养了不少的鲫鱼,这些鱼苗都是从良家买的,而且唐宓还瞧瞧从空间摘了很多青草出来丢在鱼塘里,结果这些鱼吃了后长的不错。

良六郎来瞧了几次都有些惊讶!

他们家养鱼多年,也没未曾出现这样的景象。

唐家鱼塘里的鱼,不止长的肥美,而且味道也很不错,不少人都好奇唐家是怎么养鱼的。

可无论他们怎么问,怎么猜,都只瞧见唐家喂鱼的东西和他们一模一样,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

于是众人想,或许就是唐家人运气好吧!

很快,他们的想法还真的被证实了!

唐家如今的水田是荒地开辟出来的,即使在冬日前窝了肥,可良田哪有那么容易养成?所以今年就算种了稻谷,不少人也猜想着一亩地能收一百斤谷子就很了不起了,可谁知道等快到了收谷子的季节,唐家水田里的谷子长势却很好,显然不止这个数目。

等真的到了收谷子这一天,唐家人也发现这一亩水田居然收了足足三百多斤!

三百多斤的谷子是什么概念?就算是精心照顾了多年的良田,一亩水田的产量也不过两百多斤,这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这下,不止村里的人都震惊了,连唐大石也惊的说不出话了。

“大石,你这谷子的种子在哪里买的?”程亮在得知这个事情后,便主动来问,“我瞧着你这谷子种子很好呀!”

一亩水田的产量,其实跟很多东西挂钩。

譬如谷子的种子、譬如管理水田的方式、又譬如播种时间等等。

但是唐家也是下河村人,大家的播种时间肯定都是差不了几天的。

至于管理水田的方式,唐大石是个热心肠的,他跟程亮仔仔细细的说过,所以程亮下,这问题肯定是出在了种子上面。

唐大石也傻了眼,他笑着说,“我买种子做什么?我这次用的是前一年自己养的谷子!”

第132章 :不换

乡下人对土地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像程亮,他如今虽然有个儿子是秀才,可这也不代表他就要做起老爷了。

他更喜欢在地里干活,发挥自己的价值,压根闲不下来。

因为罗氏的原因,程亮本来都没脸和唐大石多说话了,可如今看着唐大石的水田产量,却又忍不住了。

唐大石自从没去码头上搬货后,把大把的力气都放在照顾田地上,他经常和唐宓一起捣鼓家里的小菜园,以至于如今唐家每顿都能吃得不错,荤素搭配十分的均衡。

在村里人的眼里,唐家人十分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连纺车都没有再多做了。

可唯有唐宓自己清楚,她是在折腾诸葛连弩,所以没有弄纺车。

“大石兄弟,我能拿今年的新米和你换上一年的谷种吗?”程亮犹豫了一会,还是和唐大石开口了,“我用十斤换你一斤可好?”

一般来说,新米肯定比陈谷值钱,所以每一年新米出来的时候,米价都会发生变动。

除了要交的税,剩下的新米其实大多人家都会选择留下谷种后,然后卖掉换成陈米。

有些人家甚至会换成更便宜的高粱等吃食,毕竟不是谁家都有唐家这么多田地,这个年代穷苦的人家依旧更多一些。

程亮这话倒是没占唐大石的便宜,程家的水田也不少,这最少要换一百斤。

若是从前,唐大石肯定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可在发生了罗氏这件事后,唐大石对程家多少有了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