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想帮胡盼儿一些,也不愿意让胡盼儿为难。
“好呀!”唐宓笑着点头,“那我酿酒给你喝!”
胡盼儿听着也笑了起来。
唐家借来的东西全部都归还的时候,还带了一些瓜子花生,借东西的人家,都觉得唐家太客气了,一个个都笑着夸唐家会办事。
在夏荷回门这一日,唐家还雇了一辆马车,说是牛车坐着太颠簸了。
路上遇见相熟的,还被打趣着,说明年这个时候,夏荷和唐谷怕是要抱着个孩子回上河村了。
唐家和夏家一片喜气洋洋的样子,等夏荷回门完了,唐家纺线的工作又开始了。
“哎哟你是没瞧见,这夏家的姑娘嫁来那天,头上带着的花我记得卖的还挺贵,是千锦布庄做的绒花!”
“这绒花算什么,你那么大的眼睛没瞧见啊,夏荷的头上戴的是金簪啊!”
“真是金簪啊?我还以为是假的呢!不过,唐家是真的舍得啊,上的肉比青菜还多!我家那口子还和我说,这嘴里吃了太多的肉,想吃口青菜都没多少!”
“那是你家那口子挑嘴,这宓姐儿的手艺,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你知道我那婆婆吧,胃口一直不好,可那日还吃了不少粉蒸肉呢,说是吃着也不腻味,还很爽口!她走的时候,还对这粉蒸肉念念不忘!”
……
村里的人提起唐家办的亲事,无一不是夸赞的。
但是唐家娶儿媳妇,也不是谁都要请的。
像苏家和之前欺负唐书的几家人连带亲戚,可是一个也没请,连送的礼金也没收。
唐家人似乎还真不在乎外人怎么说,他们自己过的高兴就好。
可村里的人,还大部分都是羡慕唐家的。
“也不知道唐家什么时候再招人,我也想去!”很快,众人又转移话题,“就黄婆婆的孙女黄云,从前见谁都是低着头,如今却也变的利索了!她在唐家做活,一天有十文钱拿,之前没人提亲,如今倒是有不少人想要娶她回去!”
“可不是嘛,还有麦苗,她家那两个哥哥,也有人说亲了……”
“唉,我今晚还要再去问问,唐家可不能这么偏心!”
柳氏坐在人群里,可却没人搭理她,这些碎嘴婆子们念叨都是唐家,压根没注意到如今已经到了考试的时间。
这次,苏亭去赴考了,说是等考个秀才功名回来,就和王家把亲事办了。
柳氏本想在这个时候出来吹嘘一下,可哪知村里的人压根不搭理她,偶尔有人来奉承她几句,也会很快被挪开话题。
只是短短的一年,村里人羡慕的对象,就从她变成了唐家。
不少人都羡慕姜氏,说姜氏如今是个有福气的。
大儿子有出息,娶了个儿媳妇又聪明又能干,二儿子劁猪还出了名,县里不少人都想拜唐粮为师。唐书年纪小倒是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书却买了不少!
还有唐宓……
唐家如今那纺车,就是唐宓捣鼓出来的。
这纺车比她们用的好很多,而且速度很快,纺出来的线却很好。
千锦布庄的管事的一见唐家人就笑嘻嘻的,像是看到了摇钱树一样。
众人说的厉害,就差说唐宓掉进河里变成了仙女,还说唐宓之前不顺利,也是被苏家连累了。
呸!
柳氏每次听到这些话,都气的一夜睡不着。
可她又不敢动手,毕竟她真不是这些婆娘的对手!
日子这么过着,半个月后,柳氏和往常一样坐在了村口,想着苏亭应该要回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大喊,“咱们村有人中了,有人中了!”
“中了,下河村出老爷了!”
“快快快,快去告诉村长!”
柳氏一听,眼眶顿时就红了!
中了?
她的儿子苏亭中了!
柳氏也不顾放在身边的篮子,她急匆匆的朝着前方跑去,最后又站稳身子,抚摸着头发,有些悔恨自己没戴多一些首饰。
等等,报喜的人来了,她是不是要准备一些喜钱?
柳氏想要回家,可又有些犹豫。
她就要站在村口,让这些没眼力的人瞧瞧,她如今可是秀才的娘了,现在要想来巴结她,怕是已经晚了。
不过片刻,一阵铜锣的声音响起,有人放了鞭炮,声音噼里啪啦的响,让村里的人都开始注意到了村口的动静。
下河村这么多年,还没正儿八经的出过一个秀才呢!
第126章 :中秀才啦
这些年,下河村还没出过秀才,上河村不少人都说,下河村风水不好,惹的下河村的人没办法反驳。
你说你村里风水好吧,可这些年一个秀才都没出过。
苏亭中了童生后,这下河村的人说话才硬气了一些,可也就是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