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顾六离开后,唐宓收拾好东西去了仁和书局。
而此时的唐家却是不安静了——
坐在姜氏身前的人,乃是曾经和唐谷秋的亲家——耿家老太太。
耿家老太太的大儿子娶了唐谷秋的二女儿胡苗,如今胡苗嫁进耿家多年无子,据说过的日子很是艰难。
对于耿家,胡家是觉得有亏欠的,这些年来没少补贴耿家。
姜氏也知道,胡家无非是怕耿家休了胡苗,故而才会处于弱势的地位。
如今耿家老太太找上门来,倒不是为了胡苗和唐谷秋,反而是为了——提亲。
原来,耿家老太太有个侄儿如今十九了,这个侄儿父母走的早,一直是耿家老太太在照顾,如今她来替侄儿提亲。
“兰花你知道我的,我就两个儿子,大儿子呢娶了小苗,这些年小苗就算没有子嗣,我耿家也没为难她!”耿家老太太继续说,“你家宓姐儿是个好姑娘,我没少听小苗夸她,我想着你家既然要招赘,自然要找个知根知底的人。所以我老婆子就厚着脸皮来了!”
“我那侄儿今年十九了,是个可怜的孩子,早早就没了父母,不过这孩子是个脚踏实地的,又很老实!和你家宓姐儿倒是般配!”
“我问过他了,若是你家点头,他也是愿意入赘的!”
“我侄儿对我言听计从,所以你可以放心,他可不会亏待了宓丫头!”
耿家老太太说完后,便抬起手接过姜氏递过来的茶水。
这茶和她之前吃过的不一样,味道清香四溢。
耿家老太太眼前一亮,想着之前的传闻都是真的。
只是耿家老太太没想到,姜氏应该喜笑颜开的感谢她,然后追问她侄儿的事情,结果姜氏却是皱眉。
“耿家婶子!”姜氏叹了一口气,“我家宓姐儿如今年纪还小,我还想留她几年,不想说亲呢!”
“劳烦你走这么一趟,我也知道你是为我家丫头好,但是我之前已经推了好几个媒人了。”
既然推了别人,自然也不能答应耿家了。
耿家老太太一听这话,脸色就变了,她哼了哼,“兰花,我说你是不是糊涂呀,你想留你家闺女几年,然后留成老姑娘吗?你问问这村里,十四岁的姑娘了,还有不去议亲的吗?我说你这个做娘的可别自私,耽误了你家姑娘一辈子!”
“这世上那有女子不嫁人的?我可不乐意听你说这些话,你要是脑子不清醒,我就去找你姑母说去!”
“我瞧着我那老姐姐都比你清醒很多!”
姜氏看着耿家老太太,也知道不说清楚不行了。
她把这段日子来提亲的人都说了一遍,最后又说,“宓丫头的意思是,她想过几年再说亲!”
“我觉得这样也好,这亲事总的两厢情愿,她若是不愿意,我和大石也不会强迫她点头的!”
耿家老太太一愣,反而问道,“你说你疼女儿,我瞧着也不是很疼啊!”
“你家里现在要房子有房子,要田地有田地,你是要等她的两个嫂子都入门后和她抢吗?“
第115章 :跟踪
“你家在下河村也算是有家业了!你可不能只顾着你的儿子,而不管宓丫头!”
若是旁人听着,倒是以为耿家老太太真的为唐宓考虑。
可姜氏听着,却是皱了眉。
耿家住在二庙村,和下河村隔着两座山头,也是因为这样,二庙村和山里的人家通婚的多,和下河村这边倒是没怎么通婚。
况且,从二庙村来下河村要走不少的距离,这些日子乡下人忙的厉害,一般女子那有空回娘家。
可偏偏的,住在二庙村的耿家却知道了唐家的家底。
她就觉得好奇,之前她也不是没见过耿家老太太。
当时,耿家老太太有个表侄女长的很是不错,只是是个哑巴,据说说亲很难。
唐粮当时倒是很喜欢这个姑娘,可耿家老太太却推辞说,她家的表侄女是哑巴,配不上唐粮。
很快,这表侄女就定了一门亲事,是在上河村的,还是给人做小妾。
显然,耿家就是瞧不上唐家,觉得唐家太穷了。
可现在耿家老太太却愿意让侄子入赘唐家了,显然是冲着利益来的。
姜氏的心里很不舒坦——倒不是她瞧不上耿家老太太的侄子,而是觉得这些人都是冲着银子来的!他们图的是唐家如今的田地、房子,还有唐宓的手艺。若是唐家来日落难了,耿家怕是又要躲的远远的!若是寻常人家说亲,还要讲究门当户对呢,可耿家老太太的侄儿呢?父母不在了,自然没有田地和房子,想要入赘只能带个人过来,还一副让唐家感恩戴德的模样,这和之前的苏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