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听着彭翠的话,心里自然是感激她的。
但是她还真的不在乎这个,其实她编东西的手艺,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有人想要模仿太简单了。
而且,她也不打算家里一直做这个生意。
唐宓想好了,等卖紫竹伞的钱到了,就开始考虑做点别的东西。
而且元宵节这一天,他们家里也可以卖灯笼。
至于镇上的杂货铺,既然是个杂货铺,自然是什么东西都能卖。
也不拘是什么!
年后,大哥要忙着看铺子、二哥要忙着到处去劁猪,弟弟要读书,母亲要在家坐月子,家里就她和父亲,怕是编的东西也不够卖的。
若是村里有人要卖东西,他们也可以帮忙卖,收点手续费就成。
“姐姐你要学吗?”唐宓说,“我还会做扇子,会用稻草杆做帽子,你要学的话,我教你呀!”
彭翠被唐宓气的翻了个白眼,抬起手来戳了戳她的头。
不过,因为香肠在村里极其受欢迎,再加上猪肉串味道也很好,所以开春后要养猪的人也多起来了。
好在程家还是感念唐家的好,提前给他们留了猪崽子。
唐宓不再管村里的事,反正她这名声也就这样了。
她已经在考虑做点别的东西了……
她这次要做的是纺线车。
如今这个朝代的人用的纺线车都是手动的,纺线的时候极其的麻烦。
她想做成脚踩的,这样纺线的速度会加快。
这也是因为夏荷擅长织布、纺线,所以她才会想起要做这个东西的。
若是纺线车做的好,没准往后还能卖出去呢!
只是,她已经很久没有碰木头了,要捣鼓纺线车怕是需要点时间了。
“你想什么呢?”彭翠见她不说话,又问,“别又想些怪东西!”
第98章 :不小心
在这个朝代,每年税收都是要交布的。
大多是交粗布和麻布、棉布,像绸缎之类的布匹,便不是一般乡下人能购买的东西了。
也不是买不起,而是这样的衣服不适合做活。
大越的纺车是极其古老的这种,只能手摇,用起来的时候,得一个手摇轮,一个手纺线,不仅麻烦还速度慢。
“我想做纺车!”唐宓倒是没隐瞒彭翠,“不知道做不做的好!”
“纺车啊,你去四角巷买就好了!”彭翠听到这里赶紧摆手,“这东西可不好弄!别看你二哥是木匠,可这纺车做起来还有些麻烦呢!”
“四角巷有一家纺车店,老板姓胡,是咋们下河村人,你让他给你算便宜点,应该……”
彭翠想了想才说,“应该得八百文多一点吧!”
“这么贵呀!”唐宓也吓了一跳,她本以为就三、四百文,结果彭翠一开口的价格,却吓了她一条。
“这还贵啊?”彭翠皱眉,“你都不知道,之前这纺车卖一两银子呢,如今才便宜了些!”
乡下妇人闲来无事都会纺线赚些闲钱,像码头上就有收麻线、棉线的商人,每捆麻线、棉线的价格也不低!只是,纺线终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就算能换到钱,妇人们也忙不过来。
像夏荷这种手脚快的,一年靠着卖麻线、棉线和布都能赚不少私房。
唐宓想了想,“姐姐,我还是自己做吧,我试试看!”
彭翠见她固执,也就没再劝了。
毕竟唐粮是木匠,家里的工具和木头也有,唐宓闲着做点事也好。
不过,彭翠回家把这个事情告诉程氏,程氏又说给了乔氏听,唐家要做纺车的事情,也就最后落在了夏荷的耳里。
夏老头听着很是欣慰,“夏家这丫头,倒个贴心的!”
“她有这个心,就算做不成,你也别放在心上!”
夏荷闻言,“爹,我知道的!宓妹妹手巧着呢,我想她肯定能做出来!”
“我听人说,她做的扇子可漂亮了,还有她编的背篓、筐子,还有你前段时间送来咱们家的灯,都是她做的!”
对于这位未来的小姑子,夏荷可是十分的喜欢。
对唐宓的夸赞怎么都止不住。
“对了方家……”夏老头突然转移了话题,“小小回门的时候和你说什么了?”
“还能说啥?不就说她过的好呗!”夏荷把落在耳边的碎发挽到了耳后,露出耳朵上的银耳环,“她再好是她的事!”
“爹,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不羡慕的!我觉得如今这样就很好!”
唐谷虽然是个沉默寡言的,可却很是细心。
如今夏荷耳朵上这一对银耳坠,就是唐谷买的。
他说,夏荷笑起来,一双眼睛就像是月牙一样,所以看见这对耳环就稀里糊涂的买了。
夏荷无奈极了,心里却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