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266)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人不多,只有寥寥四五人,所以说话也说得不大讲究,没什么拘束。大公主提及夫家一个亲戚表妹,讲了几件事,说她做事说话都太硬,又说她从小寄人篱下,所以格外顾及自尊。

话说完,大公主似乎是想到了她也自小远离家人,脸色定了定,又不好直白道歉,飞快换了个话题。

她当时并未多想。

但今日她突然想起了这番议论。

觉得被爱的时候,爱是大于自我尊严的。

可她其实也有在意的自尊。

第114章

司徒征入宫时,持续到将近午时的早朝已经散去。

他不方便撞上昔日同僚,从小门而入,被殷勤内官引到了紫宸殿中。

皇帝已在殿内大书房里,抬眼见好友未语先笑,笑容里还有些得意的模样,不禁奇怪道:“何事?”

司徒征问安,示意内监呈上他带来的一沓手稿。

皇帝见过,才看了两行,就问:“这不是你写的吧?”

司徒征只是笑。

皇帝之前见过纪襄笔迹,顿时明白过来了。他仔细翻阅了几张,道:“纪姑娘在外,竟然还有心思编写这些?”

说着,皇帝示意一个识字的内监上前,命他通读。

读出来和看起来又是不同的。一读出来,十分流畅,朗朗上口,这字又是从易到难,前后贯通,可谓精妙。

内监读完,皇帝问道:“没了?”

司徒征解释道:“她暂时只写了这些。”

皇帝高兴得面上生光,站起来道:“让纪姑娘继续写。若是她要人帮忙,不管是谁都给朕去听她的吩咐。”

他又道:“真是太好了......”

当今虽非乱世,但连着出了两任穷奢极欲靡费天下的君主,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治心就成了一桩大事。如何推动教化,亦是难事。

司徒征一笑,将纪襄在万家庄教四个小女孩读书的事情仔细回禀了一遍。

“好事。”皇帝毫不犹豫道,“有了纪姑娘这本册子,推行教化必然容易不少。”

皇帝想了想,又怀疑道:“是否我们都离启蒙的年纪太远,所以觉得容易诵读?”

他沉吟片刻,命人去将五公主,还有衡王的几个七岁以下的曾孙都传进宫来。

几个年幼的孩童相继而来,皇帝示意司徒征去给他们讲解。

司徒征一怔,让他教小孩?

但皇帝显然是不可能亲自教的。

他没有亲眼见过纪襄教女孩认字的模样,但是听杏儿等人说过几次。

几个孩童都好奇地看着他,司徒征轻咳了一声,慢慢露出一个和蔼笑容。讲了约摸一个时辰,中间或有休息,或有吃点心。司徒征神色认真,讲述简练,皇帝则是一直端坐在旁。

等几个小孩脸上露出疲倦

之色,皇帝喊停,让几人上前来说说这套书和之前学的有没有区别。

皇帝听着叽叽喳喳欢快的童言童语,心内满意。

五公主等人退下后,皇帝道:“你转告纪姑娘,请她继续编写,若需要人手尽管说就是了,等事成,朕一定好好封赏她。”

说着,他传人誊抄几份,送去给秦绰等老臣。

皇帝又下了几道命令,等说完,一看司徒征欲言又止的模样,问道:“你还有何事?”

纪襄昨日早上的态度,司徒征越想越觉得不安。

他看看皇帝,是他最好的朋友,想了想,将昨天二人的对话一一说了,问道:“陛下,我哪句话惹她生气了?”

皇帝吃了一惊,微微瞪大眼睛看着司徒征。他没想到司徒征私底下和纪襄说话竟然是这种风格的,也惊讶于司徒征会告诉他。

毕竟司徒征连纪襄在哪儿都守口如瓶。

这些话听起来都很寻常,皇帝思忖片刻,道:“她可能是担心京城会有人议论她和你的辞官有关。”

“但并没有人议论。”

皇帝缓缓点头。司徒征父亲就身体常年欠妥,加上司徒征之前曾经对外大肆宣扬过受了重伤,所以司徒征说自己需要静养,也无人怀疑。

“还有你对大长公主说的话。”皇帝提醒他。

司徒征蹙眉道:“我当时并无逼迫她的意思。”

他会说这话,一是真心,二是希望大长公主能尽心尽力看顾她,三是将事情都说在自己身上省得别人议论她,哪里想到她会走......

司徒征微微叹气,双指敲敲膝盖,自言自语道:“我已都在改了。”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皇帝也没听明白在改什么。但司徒征这般自负的一个人,竟然也有反复琢磨女人心思,认为自己做错的一日。

书房里青烟袅袅,淳厚的龙涎香散着馥郁芳雾。日光从半开的琉璃窗照入,一室明亮。司徒征的神色却是晦暗不明,突然间,不知想到什么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