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岭之花他追悔莫及(237)

作者:泳宁 阅读记录

四十岁当上大官都可以说一句年轻。

“这个没说,应该和皇帝差不多大,”刘翠玉皱了皱眉,“好像是跟着皇帝一起读书的。”

纪襄慢慢地放下筷子。

刘翠玉笑道:“说不定你认识呢。”

“可能吧。”纪襄勉强一笑。

用完晚膳后,纪襄回屋点灯。烛火在夜风里摆动,她捂住胸口,难以置信她听到的话。

当过皇帝伴读的有好几人,不一定就是他。他日日练剑,武艺高强,她曾经亲眼见到他悄无声息地扼杀人。

但也许是他给皇帝挡刀?或者是进宫不能佩戴武器.......

是了,进入皇帝寝宫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带着武器的。

京城里怎会发生这种事呢?

她心乱如麻,大口大口喘着气。

说是救不活了......

她今夜没有任何心情再写东西了。翌日早上,她做好家事,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了半个时辰。她放下笔,起身时头有些晕,不小心将砚台撞到在地。

杏儿听见响动,连忙跑进来一起收拾。纪襄无意识地捡起来,被杏儿推去洗手。

凉凉的水淌过她的手指,纪襄回过神来。

她问:“我要去镇上买一块新的砚台。”

纪襄没有问杏儿要不要一起去,拿上钱袋就出去了。半早上的日光不冷不热,纪襄深深吸了一口气。

她没有办法确定是司徒征。

即使是司徒征,她回去又有何用呢?

她又不会救死扶伤。可如果不去看一眼,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了。

纪襄提醒自己,本来就不打算再见面了的,是此生都不会再见面。

能听到他的消息,都是意外中的意外了。

她握拳,又反复松开。

走着走着,等失魂落魄的她意识到时,她已经和一个排场不凡仆婢簇拥的人快迎面撞上了。

她想转身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

第101章

“你是,你是纪姑娘?”

来人穿着华贵,端庄雍容。看着眼前村女打扮的人,她吃了一惊,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快步走到纪襄面前。她的婢女嬷嬷也都跟上前。

纪襄行礼,勉强挤出一个礼貌的笑容:“孟夫人。”

孟清湄还了一礼,仍是错愕极了。

她知道纪襄是独自离家了,自此杳无信讯。她认识的人里起初还嚼舌过她究竟生了什么病,怎的一直闷在府里不出来,自然也有人暗暗说她是和人私逃了......

纪襄奇道:“孟夫人怎的会在这里?”

孟清湄还没开口,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她道:“我和离了!再也不用管什么糟心事,我就想来庄子上住一段时日。”

她一边忍笑,一边回身给纪襄指了指。

但实在是忍不住笑意,她嘴角上扬,满面笑容。

纪襄眯起眼睛看,赞了两句风景好位置佳。

伤重濒死的一定不是太子另个伴读顾明辞。

二人即使和离也做了快三年的夫妻,若是他,孟清湄不至于如此喜笑颜开。

孟清湄和纪襄不熟,以往最多是宴会上说过几句话。但她这段时日心情好得不得了,又见到了熟人,开口邀请道:“你若无事,不如去我那里坐坐。”

纪襄一怔,笑盈盈道:“好呀。”

之前纪襄一直听说孟清湄为人严肃,不好接近,没想到她说起话来十分和善,而且爽利。二人很快就手挽着手,互相称呼“清湄”,“阿襄”。

孟清湄的庄子很大,位置田地都是数一数二。她很快就走累了,让两个仆妇回去叫马车来接,自己则是拉着纪襄站在一棵树下等待。

等马车来了之后,二人一道上去。孟清湄轻轻捶腿道:“也不知早上怎么有精神走这么远的,这里风光倒是不错。”

纪襄笑道:“我倒是已经习惯走路了。”

孟清湄眼珠转了转,没有搭腔,反而说起了别的事情。

这令纪襄心内暗暗松了一口气。遇上孟清湄是始料未及的事,她还没有想好要如何解释。

庄院很大,正院前即有池塘养鱼,又种着累累果树,颇有野趣。孟清湄拉着她围坐在外边的一张圆桌旁,婢女上了新鲜的瓜果。

孟清湄招呼纪襄吃的同时,也在暗暗打量纪襄。

纪襄容貌一向出众,似乎整个人莹润了一些,但绝对称不上丰腴,和之前区别不大。她素衣简饰,脸上挂着温和笑意,眉宇间却凝着淡淡的愁绪。

她想了想,挥退婢女,问道:“阿襄,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一开始看到你这打扮,若不是你的脸看了就忘不了,我都不敢认!”

纪襄捧着茶杯,垂眼一笑。

要怎么解释呢?

她无法坦诚相告,也不想扯谎骗人。

片刻后,纪襄道:“我不喜欢在宫里,在家里的生活,所以不想待在京城了。这里就挺好的,没什么人管束,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清湄,还请你不要告诉别人你见过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