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人仔细调查,果然,这是敌军的诱敌之计!
戳穿敌军阴谋的弘暖,对准军的狡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行事更谨慎了。
他一边下令傅尔丹假装中计,与敌周旋,实则不断拖延,进军缓慢,就是不到敌军设伏的地点。另一边,他下令年羹尧和岳钟琪等将率西路军,攻击准军腹地乌鲁木齐。
准军的计策失败,年羹尧和岳钟琪奇袭乌鲁木齐奏功,虽没能攻下乌鲁木齐,但也让准军后院起火、损失极大,还在准备对付北路军的准军主力,顿时慌了,欲要回去支援。
而傅尔丹率领的北路军,这时又不断派出机动部队偷袭想要回援的准军,再次给准军造成了损失。
不过,准噶尔毕竟狡猾、凶猛,这次又是要进人家的地盘,所以也没那么好平定,战争还是慢慢进入了僵持阶段。
朝中开始有了一些不同意见,以抚远大将军指挥清军作战长时间没奏功为由,有些大臣开始怀疑抚远大将军的能力。
也有些大臣,觉得持续战斗下去,钱粮消耗太大,主张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先中止。
胤禛再次顶住了压力,他认为弘暖目前为止的指挥都很好,而现在也还没有到必须得撤军的时候,他还是坚持继续战斗,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弘暖坐镇后方,一边指挥士兵种粮屯田,一边调兵遣将时不时让两路清军偷袭敌军、协同作战,一边派人离间敌军、招安安抚,一边开始以科布多为营地,逐渐向准地方向修建堡垒,每三十里一堡,作为基地。
事实上,经过这两年的经验积攒,怎么对付准军,他已经逐渐有了比较成熟的谋划,就等一切准备好了。他和座下兵将都在准备着……
而这时候的京城,也又开始办喜事了。皇后孝期已出,钮钴禄氏的十二公主也该出嫁了。
钮钴禄氏的十公主早在雍正五年之时出嫁了,因是龙凤胎之一,加上钮祜禄氏这些年立过功的原因,十公主并未抚蒙,而是嫁给了郭络罗家的一位子弟。
而这个十二公主,本来是不能再留京的,不过钮钴禄氏这些年的功劳也实在不小,除了水泥方子,还有当初的生子丸、改进的玻璃方子,这两年还又献了个肥皂方子,就又给十二公主换了个不用抚蒙的待遇。
耿氏的十一公主就没十公主和十二公主这么好的待遇了,她也是和十公主一样在雍正五年出嫁的,但是嫁给了蒙古奈曼部的一个郡王。
十二公主的婚事,在宋玉瑶的安排、内务府的操办下,办得很好,就又让满宫内外,看到了宋玉瑶的能力。而皇后逝世已经过了三年,胤禛便打算立宋玉瑶为继后了。
只是,宋玉瑶毕竟是汉军旗的出身,想成为皇后还是有阻力的。这个阻力,一方面来自于宗室,一方面来自于满臣,一方面来自于太后。
不过,相较于宗室和满臣这边,太后这边反对的态度似乎并不是特别坚决。
太后身边的姑姑看出了这一点,在胤禛走后,就问自家主子:“您对皇上立皇贵妃为继后,似乎并不是特别反对?”
“有什么好反对的?”太后笑了一笑,反问道。
“皇贵妃可是出身汉军旗,自大清入关以来,哪有汉军旗的皇后?”姑姑道。
“只要皇帝想,宋氏很快就能变成满军旗的出身。”太后不以为意地道。
当初她不过是一介包衣女子,如今不也做上了这皇太后之位吗?
“您说的是。”姑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皇贵妃能从正黄汉军旗包衣变为正黄汉军旗旗人,如何就不能从汉军旗变为满军旗了?这并不是不可能。
至于自家主子为什么看上去对皇贵妃颇有好感,并不如何反对,她也知道原因。
当初皇上重新任用十四爷,可就是皇贵妃劝的。这些年十四爷和皇上的关系一天天缓和,甚至皇上还因为十四爷的差事办得好,在去年将他封为了亲王,这可都少不了皇贵妃的功劳!
十四爷和皇上的关系一直是自家主子的心病,皇贵妃能让这兄弟两个的关系缓和,怎么可能不让自家主子对皇贵妃好感大增?自家主子可是自觉欠了皇贵妃的情呢!
而能力方面,皇贵妃也不缺。皇后去后这三年,后宫一直在皇贵妃的掌管之下,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不比皇后在时差,甚至还犹有胜之。可就足以说明,皇贵妃的能力是足以担任这皇后之位的。
资历、宠爱、子嗣、家世皇贵妃都有,也就汉军旗的出身上差了一些,但是只要皇上想,这汉军旗的出身也不会是个问题,那自家主子不反对也在情理之中。
而对于太后而言,她比这个姑姑想得其实还要更多一些。她之所以不反对,还是因为她看明白了这个皇帝儿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