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宋格格有异能(317)+番外

作者:景昱 阅读记录

但这个时候,被打脸的康熙反倒又英明了起来,他顶住了朝臣给他的压力,认为西藏不可不保、驱除准噶尔的军队势在必行,坚持要再次出兵。

当然,在清军惨败的前车之鉴之下,这次他吸取了教训,不敢再轻视准噶尔了,而是真正重视了起来,他打算要大举发兵,派遣数万大军过去对付准噶尔。

将领自是有的,现在各地驻防的满蒙汉八旗将领是不少的,有蒙古、准噶尔、沙俄等的威胁在大清周边,这些年康熙还是有注意培养兵将的。

那么接下来,无非就要好好琢磨琢磨,哪些将领方便调动,哪些将领又冷静谨慎、智谋过人,能把这次驱准保藏之事做好了。

除此之外,还必须得有个能压得住、指挥得了、有协调统帅能力的人,坐镇指挥、居中调度,才能保证不会再发生色楞和额伦特各自为战之事。

大清已经失败一次了,若再败下去,人心可就彻底散了,难不成到时候还要他堂堂大清去和准噶尔俯身求和、和亲纳贡不成?他英明一世,难道临老了,反而要丢这种人、被后世之君所笑吗?

不成,不成!他绝对不允许,在他为帝快六十年的人生中出现这种污点!之前那次的失败,就让他够丢脸了,想起当时自己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他就臊得慌!此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康熙眼中闪过了坚定。

“准噶尔不可不驱,藏地不可不保,此次西征,势在必行……当毕其功于一役……何人可为将、何人能胜任这抚远大将军之位,尔等当与朕共谋之!”因为年纪上来了,康熙的眼睛已经不再像早年那么清亮有神了,但这时候,他目光灼灼,里面却仿佛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只是心里,康熙还是有些遗憾,若是现在还是二十年前,他当御驾亲征,像当年一样将准噶尔再次赶回去。

但是现在却不行了,年纪上来了,他有心无力。好在,他还有儿子,看着下面一个个长成的年轻儿子们,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儿臣请代皇阿玛出征!”

“儿臣请代皇阿玛出征!”

……

从老三开始,一直到今年才二十一岁的老十七胤礼,这些凡是自觉自己平日在兵事、驭人方面还有些能为的皇子,都请命了,包括兄弟们当中最不善骑射的胤禛。

康熙眼中不禁又闪过一丝欣慰,这就是儿子多的好处了,上阵父子兵,朝臣们反对,但是他的儿子们总是会支持他这个阿玛的!

看了一圈这些儿子,见老四也请命了,康熙忍不住笑道:“老四,别人请命也就罢了,你这个拉弓才四力半的怎么也请命了?现在可是人人畏准兵如虎,以你之武艺,打得过准兵吗?”

康熙此言一出,在场的皇子们嘴里都忍不住泄出一丝笑意,周围本来神色严肃的群臣,脸上先是露出了一丝尴尬,然后反应过来皇上刚才透露出的消息,也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不过,这些官员们反应得倒是快,想起这位雍亲王一向心眼不大,就赶紧憋回去了,面上努力作一副严肃状。只是心里还是难免感到好笑,原来雍亲王拉弓才四力半?

我随便拉拉弓,都能拉个八九十来力呢!这是武官。

我这个不善弓马骑射的,随便拉拉弓,都能拉个五六力/六七力呢!这是文官。

四力半?这得是力气小到什么程度了啊!噗!面上不显,很多官员心里却笑喷了。

也只有部分实在文弱的文官,心里才感到安慰些,原来雍亲王拉弓也不过四力半啊?这不是和我差不多?哈哈哈哈……

听到康熙这么说,又见周围的兄弟都是一副忍俊不禁的表情,胤禛脸上不禁闪过一抹尴尬,却还是辩道:“儿臣以为,此次代皇阿玛出征,应是主要发挥坐镇后方、居中调派、协调各方之用,儿臣之个人武艺,于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应当不甚大。”

“你一片诚孝报君的心意,朕领了,不过,此次作为抚远大将军出征一事,还是让你武艺更高强的兄弟来吧,更能服众一些,此次西征,不容有失!”康熙脸上带着笑意,眼中却闪过了一丝坚定。

然后,他又把老三、老七等几个,平日并未特别体现军事才能的皇子给否了。

而最后,留下的就只有其中武艺最高强,平日又熟读兵法、颇有谋略的老十三和老十四。

“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胤祥和胤祯两人再次请命道。

这次,其他皇子未再继续请命了,显然,大家是赞成本次西征的抚远大将军人选,从这两位文武双全、谙于兵法的兄弟中选出来了。

“尔等以为十三十四这两位皇子,谁可当此重任?”康熙心里大致有了打算,不过并没把心里的想法说出,而是问朝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