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却觉得,战争还没正式开始呢,大清就一厢情愿地认为准军不足为惧,是不是有点自视过高、盲目乐观了呢?
但很快她就没太多心思关注这件事了,因为她的儿媳妇华芝要生产了。
长岁是还没有其他妻妾,但是难保这后院里的女人不会对华芝下手,现在大家可是都在雍亲王府住呢,这事不得不防。
终于到了儿媳妇进产房的这一天,宋玉瑶焦急地等着。
“哇哇哇……”听到这声婴儿的哭声后,她心里一松。
很快,稳婆出来了,告诉大家,华芝生了个小阿哥,母子均安!她心里彻底放松了下来,幸好,幸好!
长孙的出生,自然是让胤禛很高兴的,不过,因为西藏那边的战事,和雍亲王府的低调,小阿哥的洗三、满月宴办得不算特别隆重,但胤禛也是重视的。
到了康熙的重孙子这一代,是“永”子辈,名字的第二个字是“王”字偏旁的。瑾,好玉也,胤禛给长岁的大阿哥取了永瑾这个名字。
其实,更好的字,比如“瑚”“琏
“也不是没有,这两个字皆指宗庙盛放黍稷的祭器,寓意治国之才。
但胤禛又没当上太子,现在也不是皇帝,却是不敢把这两个最好的字给占了。当然,他私心里,还是有点为自己的大孙子,不能用最好的名字感到遗憾的。
这一遗憾,他在赏赐上就大方了,大量的赏赐被送到了刚出生的小永瑾那里。
作为离胤禛很亲近的枕边人,宋玉瑶对胤禛的心思是知道的,心里不禁失笑,乾隆原配富察皇后的生的皇次子可不就是叫永琏吗?
不过,名字这种东西,倒也大可不必非取那么好的,毕竟那个永琏也并没有因为这个名字,就长成名字所期待的那样了,反而是早早就夭折了。她还是觉得,比起那样显眼包的名字,还是现在这个寓意不错又低调的名字要好些。
而在其他女人看来,胤禛给的大手笔赏赐,就是他看重刚出生的大孙子了。福晋、李氏等人,又忍不住开始在心里泛酸了。
自己这半辈子连个阿哥都没有呢,可人家宋氏呢,如今可是连孙子都有了!同样是人,怎么这命怎么就差那么多呢,怎宋氏的运道还是一如既往得好啊!
这些人里,也就同样有两个阿哥的钮钴禄氏,和现在还年轻的年氏,心态还算好点。
当然,钮钴禄心里也是有些担心的,大阿哥弘旭本来就比自己大儿子弘历要大九岁,现在自己儿子弘历才十一呢,大阿哥就已经有儿子了,到时候自己儿子斗得过这个年长的哥哥吗?
她虽然比历史上更早地生下了弘历,但还是有些晚了,可是谁让她穿的是年纪小的钮钴禄氏呢,当然比不得宋氏这个胤禛早期的女人,能早生子占先机!
眼看着宋玉瑶的大儿子长岁,都有了小阿哥,钮钴禄氏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着急。但她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动手她是不敢的,到时候把那个老乡惹毛了就完了,对方的一儿一女都成婚生子了,小儿子也十三了,可自己的两个孩子没长大呢!
所以,纠结到最后,她还是只能憋屈地学习那个“钮钴禄氏”,继续蛰伏了。
年氏也有些着急了,她自然知道她嫁进来的目的的,而且她也并非毫无野心,但这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她得先生个阿哥。
如今大阿哥都有阿哥了,她要再不生可就太晚了,只是她这身子本就单薄,上次又因为生额林珠时难产伤了身子,调养到现在都还没完全好,就让她这两年一直没再生育。
但形势不等人,看来也不能再继续拖了,她得抓紧时间调养好身体、早点再怀个阿哥了!年氏想着现在的形势,也开始急了。
胤禛还是继续低调地苟着,和皇三子胤祉,可称得上是苟兄苟弟,这两个现存未被圈禁的最年长皇子,现在可是一点都不敢在明面上乱动什么歪心思。当然,暗地里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胤祉继续领着人编书,暗暗经营自己在读书人中的名声。《律吕渊源》这本合律吕、历法、算法为一部的大书,已经在五十三年的时候被编完了。当年这本书彻底编成的时候,康熙还让人在圜丘祀天、奏新乐,可是让胤祉大大扬了名声。
而现在,他正在带着陈梦雷等人继续编《古今图书集成》呢。这部书的规模更加宏大,一旦完成,想必能让他在读书人里涨更多名声。
相比之下,胤禛的表现就有点平平了,拉拢人手也只敢在暗地里悄摸摸地拉拢,冒头是不敢冒头的。
比如戴铎,这个谋士现在已经不在府里为幕了,被他谋划到了南方去当官,五十五年的时候,戴铎当上了福州知府,这两年正在福州积极地为胤禛在那里拉拢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