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过去,康熙对胤禩的责骂和降罪,毕竟还未降他的爵位、未停他的俸银禄米,还算是手下留情了的话,那这次真是,看上去一点都不念父子之情了!
而且,接下来,他对八爷党的成员,也开始了进一步的清算……
宋玉瑶一边当着她的宁侧福晋,一边留心着后院,一边看着朝堂的局势,也算是通过观察现在,来为未来胤禛登上皇位之后她们母子几人的行事,先学习着经验。
不只如此,她也叮嘱孩子们好好看着、好生学着,这里边透出的为子、为臣的道理,也好好吸取着为父、为上位者的经验,以后行事好扬长避短。
好在,孩子们都是聪慧的孩子,又是她从小用了心思教养长大的,是愿意听劝的,有好生在学,这倒是让宋玉瑶省心不少。
在这样的时光中,康熙五十四年上半年逐渐过去了,到了下半年。这期间,年氏刚生的十四格格虽然病病歪歪的,但也好好地养着,雍亲王府并没出什么大事。
七月份,现在宠爱不算多的钮钴禄氏,又怀孕了。八月份,李氏的二格格嫁出去了。
而时光悠悠,转眼又到了康熙五十五年,这年又是大选之年。这时候,长岁已经十八岁了,已经到了该指婚、成婚的年纪了。
第136章
在三月份大选之前,正月刚过完,朝朝那里就传来了喜讯,她有孕了,而且已经坐稳了三个月的胎。
她是去年就诊出来的,不过,因为当时怕胎儿不稳,所以暂时并未声张。而这时候,胎儿已经稳固了,那自然就派人来雍亲王府这里报喜了。
消息传来,宋玉瑶和胤禛自然是极为高兴的。尤其是胤禛,可是为女儿松了好大一口气。
朝朝身子一向康健,也正值适合生育的好年纪,却成婚两三年了没有消息,他是有点担心朝朝在子嗣上会艰难的。何况,朝朝也没让人其他人给额驸生子,就让他担心自家朝朝若是一直不生育,拖久了会让她背上善妒的名声了。
朝朝有孕的事,打从这两个月没见朝朝来,宋玉瑶心里就已经隐隐有猜测了,现在不过是确定罢了,所以她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没像胤禛这么惊喜,因为心里早有预估了。
当然,她也是为女儿高兴的。作为现代人,她知道女人存在的价值不只是生孩子,但这毕竟是清朝,有孩子会让朝朝的路好走许多,能好走些还是好走些比较好。
不过,看着胤禛高兴地在那里走来走去的激动样子,宋玉瑶心里不禁感到好笑。倒不是笑别的,而是笑胤禛的双标。
自家女儿这两年没生子,也没让额驸纳妾,胤禛不仅没说什么,还帮忙敲打额驸,说成婚的时间还短,他现在年龄也不大,让额驸再等两年。
而他对八福晋郭络罗氏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对这个弟妹,虽没在外面表露出来,但其实宋玉瑶是知道的,
胤禛是觉得这个弟妹善妒的,对她自己不能生还拦着不让其他女人给胤禩生子的行为,那是相当看不顺眼。双标得简直是明明白白!
但谁又不是这样呢?能推己及人的,又有几个呢?宋玉瑶不禁自嘲地笑了笑。
三月的大选又来了,这年的大选雍亲王府里还是没进人,不过,大阿哥弘旭被康熙指婚了,嫡福晋是前尚书董鄂席尔达的嫡长女。
董鄂席尔达出身董鄂氏,满洲镶红旗人,和三福晋、九福晋的阿玛同姓董鄂氏,但属于不同的支。
他是福陵总管大臣的孙子、都统格礼的儿子,曾经任过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位,还曾外放做过湖广总督、川陕总督。
不仅如此,他还曾经参与过平三藩、平准噶尔等大事,是康熙朝的重臣、权臣。
不过,这只是曾经,因为他在康熙四十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死后还被康熙追封为了太子少保,并给了文襄的谥号。
这桩婚事是康熙给指的,比起格格的婚事,除了抚蒙这件事没法选择之外,其他的多多少少还是会参考参考父母的意见,对于阿哥的婚事,雍亲王府的人并无置喙的权利。
不过,胤禛和长岁却也并无不满的意思。他们都清楚,如果这位董鄂席尔达大人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话,这门婚事倒未必能落在长岁身上了。
这倒不是说长岁庶出的身份不够的意思,他毕竟是雍亲王的庶长子,额娘又是侧福晋。在清朝,侧福晋的地位还是要比汉人的妾高一些的,不算是正妻吧,但也是妻的一种,地位虽然低于嫡福晋,但也高于一般的妾。
如果不论生母的满汉血统,所带来的一些隐形的优越性的话,长岁这个侧福晋所出的阿哥,其实是仅次于福晋所出的阿哥,高于其他庶福晋和格格所出的阿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