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氏呢?
年氏入府背后是有着政治联姻的交易的,如果因为这个世界的胤禛有这个“毛病”,年氏生不下阿哥的话,那胤禛准备怎么办?他还能得到年羹尧的支持吗?
如果没了年羹尧这位封疆大吏、抚远大将军的强力支持,只靠隆科多、马齐等人,那这次胤禛还能登上那个位置吗?
宋玉瑶再一次觉得这个世界的发展,让自己有些看不透了。
第123章
钮钴禄生女的事在四爷后院里沸腾了一阵,不过,时间一长,这个事也就逐渐淡下去了。一个格格而已,现在府里难道还缺格格吗?
一
想到府里现在都十二个格格了,阿哥才只有可怜的三个,这些女人就忍不住嘴角微抽。
罢了,还是再看看耿氏这胎吧,要是耿氏这胎也不成的话,那应该就是她们家的“老毛病”又犯了!
时光悠悠,日子还在继续过着。因为家里的爷们有些“特殊”、四福晋这些年还算贤惠公正、后院里有穿越女等原因,四爷后院的女人们过得还算安逸,争争宠、吃吃醋、小打小闹的算计倒是有,但是总体上还算风平浪静,没出啥大褶子。
但是,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像四爷后院里这般风平浪静的,外面的世界,很快就又起了风浪。
九月九日,震惊大清上下的江南乡试舞弊案爆发了。
在这个乡试放榜日,当众多考生赶到贡院门口查看名次的时候,竟然意外的发现,榜上众多盐商子弟赫然在上!
其中,不乏有平日不学无术之辈,而许多平日才学不知比这些盐商子弟要高出多少倍的读书人,竟然并不在榜上!
很多考生考完后已经默出答案给老师看过、与同窗交流过了,对自己能不能考中,甚至大体上能在什么名次,心里都差不多有数了,结果竟然榜上无名?
而且一看、一问,不仅是自己如此,其他读书人也都是这样?
呵呵,呵呵,好得很,真是好得很!
舞弊舞到这种程度,明目张胆到不加掩饰的,真是好多年没听说过了,这是以为能只手遮天了是吧?
好得很,真是好得很!
江南的考生出离得愤怒了,一时间本届主考官、副主考官贩卖功名的事传得满街都是。
愤怒的考生,不仅把贡院两个字连夜改成了“卖完”,把“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的对联贴得到处都是,苏州读书人还做得更绝,他们让人做了座泥塑财神像抬到了苏州府学!
这件事,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了,经由来往旅旅客、车马书信,很快传到了大清其他地方,传到了京城。
一时间群臣沸腾,康熙自然也知道了。
很快,康熙派了钦差大臣户部尚书张鹏翮,并下令噶礼、赫寿、张伯行、梁世勋等不是巡抚就是总督的大臣,一起协助审理这件事。
在张鹏翮这位钦差的核实之下,舞弊确实是真有其事,提审复试的中举考生中竟然真有文理不通之辈!
再查试卷,字迹竟然也和中举的试卷不符!这下江南科举舞弊这事,真是实锤了!
既然实石锤,那接下来自然是要开始问罪了,这赫赫有名的辛卯科场案,于是进入了查案问罪环节……
不过,这个秋天,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张鹏翮这位钦差查案还没查出个结果呢,十月里,紧接着就又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上下的大事。
这件事也没比江南科举案小到哪去,同样让康熙震怒不已,这就是托合齐会饮案!
托合齐,康熙的妃嫔万琉哈氏的哥哥、十二阿哥胤裪的舅舅,同时也是京城的步军统领、康熙的重要心腹。
而他被安郡王马尔浑的弟弟经希告发,他在马尔浑的孝期、在康熙下令丧期不得宴饮的时候,私底下拉小团体聚在一块宴饮、喝酒。
本来只是在安郡王孝期,而且是都过了快两年了的孝期做这样的事,康熙可能还不至于雷霆震怒,但是这几个被酒精醉翻了头脑的家伙,竟然在宴会上公然议论储位问题、大说太子胤礽的好话,摆明了他们偏向太子的意思!
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个参加宴会的小团体的成员,除了身为步军统领,也就是九门提督的托合齐外,还有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善、副都统悟礼等人,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的可都是实权在握、手中有人或者干脆掌管着兵马的武将!
在这个夺嫡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事,怎么可能瞒得住呢?这不就被与八爷党的成员、八福晋郭络罗氏的舅舅经希告发了吗?
参加宴饮这个小团体的身份、言论等最终都被康熙查了个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