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七十年代搞建设(94)

作者:双面美人鱼 阅读记录

真是不知不觉就变成这样了。

“系统,开启借贷?”

虽然不鼓励提前消费,但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是可以有合法合理借款需要的。

很快系统回复评估,“因公民屠洋洋处于特殊经济时期,借贷金额不允许超过当前月收入的二十倍。”

……

那还讲个屁哩,她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啊,工资38.5,二十倍还不到八百块,别说买大车打后福满的脸了,了不起再买四辆自行车,多一辆都不行。

她记得刘健国跟她提过一嘴,大队里的两台牛车是年前买的,都花了八百五!

屠洋洋抹了把脸,无可奈何得趁着天黑跑了十多里路,一路都不敢开手电筒,硬凭着系统提供的夜视功能连摸带爬,最终成功扒上一辆将会在富强机械厂不远处停靠的货运列车。

农时重要,这是不能拖的事情,既然不能一车拉走,也只好靠人力了。

但这批种子实在是不可能凭空出现,她只好这样折腾作戏一场。

蚊子再小也是肉,屠洋洋没有贷款,直接跟系统借贷了五辆自行车。因为有刺水大队给予她的证明红章,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整个公社非私人的人道主义帮助,系统给予允许。

安红北站是三线建设中一个小小的火车停靠站,说它小是因为它总共只有一排小房舍,共计五个工作人员,但它却非常重要,总是人来人往,附近乡镇厂区的主要运输线,不论货、人都在这里上下。

屠洋洋把东西都拿出来,仍用粮种公司送她的绿PVC遮雨篷布遮好,才走到前面去找列车员。

她一个人可抬不了这么多,再说不提前通知,列车停靠在站点的时间是有限的,到点人家可要开车,不然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她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许菊花正给车上一位大娘倒开水,她见屠洋洋一身绿军装,又拿出证明来,也急得不行,“同志,您怎么这时候才说呢,马上就要到站了,他们还有三车皮的木料跟一车厢铜材要卸货呢,总共才能停二十分钟。”

旁边的人听着,纷纷站起来,“种子在哪里?我们年青人上,一人抬一包就能帮人家解决问题了。”

“可不是,可不能耽误农民朋友的农耕大事。”

除了腿脚不方便跟小朋友,整个车厢里几乎所有人都跟在屠洋洋的后头,就等着车停下来,就帮忙卸货。

连刚才喝水的大娘也风风火火冲在前头,她对着屠洋洋一拍胸口,“别看大娘脸上有了皱纹,可头发都没全白呢,下地你还不一定能比得上我。”

屠洋洋听着直笑,她哪里能跟大娘比,“大娘你才是这个!顶呱呱!我啊,除了能动动嘴皮子,啥能力也没有。”

大娘被夸的倒不好意思,她摇摇头,“好同志,您可别这样说,您能为了生产大队东奔西走的忙,就是个大能人啊!我们这些乡下把式是会种地,可没好种子不是一样白瞎。得靠你们用脑子发挥聪明才智,才能让我们种地的得到更多的收获啊。”

“有好种子,有你们种好地,我们这些人才能吃到好粮食。”

许菊花跑去通知了列车长,也赶紧过来帮忙,听见这些暖心的话,觉得自己工作起来都更有劲了。

车速渐渐放缓,等到站内工作人员吹着哨子挥舞手上的小红旗,有两位心急的男士直接往下面一跳,开始摆开姿式等着接种子。

上面的人也不含糊,一包包往下传。

“主席说的不错,人多力量大!”

屠洋洋真诚弯腰朝大家致谢,“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 ”

不用不用。”

“别客气。”

“没帮上什么忙。”

“好啦好啦,又不是啥大事,你忙你的去。”

搬完东西,大家有的出站,有的上车,没人留下来,都让站在种子旁的屠洋洋百感交集。

但很快她也没空多想。

只见站长向强小跑着走过来,“这位同志,你是要上货吗?”

“不不,我是刚才下货的,是车厢里的同志们帮我卸的货。”

向强松口气,要是上货只怕时间要来不及,“那你这货是要运到哪里去?如果时间太长的话,您可以需要移一下地方,过三小时26分还有趟列车到站,会下大量的煤炭。”

“好,我知道了。”

屠洋洋一听,知道自己想休息一下再去刺水大队是不可能了。

只有再把刺水大队开的证明给站长看,“站长,这是要送去刺水大队的粮种,麻烦您帮我看护一下,我马上去通知村民们来搬。”

“行,没问题,您去吧,同志,我保证替你看好,一粒粮种都不会遗失。”

看女同志不顾黑暗,也没有同伴,不顾疲惫径直赶往生产大队的艰苦精神,向强简直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