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七十年代搞建设(66)

作者:双面美人鱼 阅读记录

“看吧,好白菜早就被猪给拱了。”想到他那三十多岁还没成家的儿子,古老头又狠狠抽了两口烟。

不过是短短的插曲,屠洋洋马不停蹄,买了不少她觉得适合的必需品,还称了三斤有个大叔开着小三轮卖的白色高效洗衣清洁剂。

这次打先锋前战,屠洋洋觉得一切都挺顺利,怕天黑都回不到厂里,她不敢再在这边多停留,很快又选择了返程。 :

旅行通道被她用成快速购物通道也是无奈之举啊。

如果可以的话,她是真想好好呆在这里玩上几天。

可惜不行,她在这里消耗多少时间,在七十年代要消耗掉同样的时长,如果她不及时回去,怎么跟别人解释她突然无端端消失了好几天?

屠洋洋可不想因为一时贪图享受就被人发现问题产生怀疑。

骑着车子往回赶的路上,屠洋洋汗流浃背痛定思痛的想着,人啊,真是贱皮子,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才会幡然醒悟过来。

她要不是懒得系统都看不过去了,晋江教育系统能把她扔在这儿?

以后一定惜福啊!

远远能看见人了,屠洋洋把新鲜的蔬菜跟干菜拿出来挂在车上,白送的碎块猪油拿了一小袋,把塑料袋叠在一边收进系统空间以后处理,再用路边看到的大油叶子跟草茎包起来,伪装得差不多了,她才又往厂里面骑。

军属院跟厂区很多孩子都要被送去工厂大队务工务农,是此时大家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里面有个像傻子一样居然帮无亲无故的人的屠洋洋,更是让人议论纷纷。

见着屠洋洋骑着车子路过,扎堆洗衣服的便更有话说了。

“你们看,还真让她把人送给去了!”

“还借的厂里的自行车送去的呢!”

“真是个能耐人呢。”

第35章

“还以为是城里来的新式女性,没成想是个傻大姐!”谢婷嘴巴一努,小叔跟自家人一番打算落了空,那点儿尖酸实在是压不住,就跟眼看着才装进去白花花的大米,一口还没吃呢,别人又跑到自家米缸里把米全挖走了一样。

大家不明就里,不由跟着附和,“可不是,就算家里再没人,也不用这样平白为他人烧香啊。”

来来回回还得搭上自己的人情不说,还搭上了好些生活用品,听门卫老魏头说,人屠同志给刘家那小子,搭配了一整套呢,还有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就穿在他身上。人生在世,吃喝拉撒,半大小子能吃穷老子,刺水大队那穷山恶水的地方,自己不准备点粮食怎么活?又是一笔开支!

“崽卖爷田不心疼!她那些东西还不是人家街道办政委照顾她给的!她倒好,一点儿也不珍惜,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就送给外人了。”谁家里还不困难?

也有人觉得屠洋洋很有担当责任感,“我倒觉得有这样的好同志是件不错的事,既然萍水相逢的弱者都肯帮一把手,如果处得好是朋友,岂不是更会肝胆相照了?”陈春雪是刘文波的妻子,她对屠洋洋的认知全部来自于自己的丈夫,刘定波说屠洋洋不错,她也就觉得很不错。

“要我说,正是因为屠同志在组织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起来,她才会看到弱小困难毫不犹豫得提供帮助啊。”从京里赶赴支援建设的党国红倒很欣赏屠洋洋的做法。

虽然整件事看来,就刘家那个姓秦的婆娘不对,哪有遇上事没办法就直接摞挑子的。怎么把亲生孩子扔给外人照顾的理儿,那刘健国难道不是她秦幺妹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吗?

都是自己的娃,十指纵有长短,也不能这样厚脸皮偏心眼,光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把一半大孩子给扔出家门,像话嘛!苦点累点,一起互相支撑着熬过去才是家人啊!

哼,她就不是街道办跟厂区办公室的,不然得好好找她谈谈心讲讲理才行。

反而是屠洋洋,真得竖起大拇指来夸。

新来的技术同志,一手技术过硬不说,对师傅们和气,对学徒工也极友善,她听同乡马诚说了,他儿子马方方最近回家里也不再唉声叹气,怨天怨地的,从前一个字也不提,回来就跟他请教生产相关问题,那奖励劳动光荣的红壳笔记本上,再也不是发泄的乱图乱画,全是写的有关机械加工的方方面面。

能引导他人往好里学,那可不是个好同志吗?

再说,刘家小子她曾经也见过,那个头小的还不如她家小他两岁的闺女呢,哎,也是个可怜的娃儿!这要是屠同志真不管,那孩子岂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到时候一个想不开,寻了短见怎么办!

可是条活生生的人命呢。

陈春雪说的有理,加上她老公刘定波是工会的主任,大家也不想得罪她,很快有人便转移了话题,说起啥时候能割上猪肉,给家里孩子解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