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七十年代搞建设(286)

作者:双面美人鱼 阅读记录

秦幺妹早把饭菜做好,如今刘家吃饭得分成两桌,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别看刘五根挣工资有口粮,可他三个侄子却是没有的。老家打了电报,直接都让孩子跟着他们大伯小叔。虽说没钱寄回家里,却也少了几口人吃饭。

秦幺妹也没奈何,嫁到刘家门,她也是刘家人,这家除了儿媳妇全是姓刘的,打碎骨头还连着筋,刘五根把工资全上交,秦幺妹到底又接下摊子操持三餐。

半大孩子吃穷老子,就连刘兴兴一顿也能吃两个大馒头喝碗稀饭,更别说刘旦刘利两个男娃。

所以大人桌子大,还没小孩子桌子上摆的干粮多,大人桌上多一小碟花生米,还有给屠洋洋这个孕妇特别准备的一小碟清炒豆苗跟蒸鸡蛋。

“多亏健国给时不时带些粮食回来,不然咱们这一大家子真有点不够吃的。”秦幺妹坐在桌边,由着孩子们添饭摆碗布筷子,她可不会惯着孩子,洗碗每个孩子一天轮流着来,连刘兴兴也是一样。

刘大包嗯了一声,习惯性去摸烟卷盒子,想着小儿媳说过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又缩回手。

“火你没熄吧。”

“没熄,等着她俩拿菜回来一道热,这天气,暖暖和和更好吃。”秦幺妹张望下外面,“应该马上就回来了。”

“回来了!”

见状刘旦刘利接过菜盒去热菜,刘秀端出热水给两人洗手。

等大家都一一落座,刘大包举筷,“大家吃饭吧。”

屠洋洋头一个夹的就是清炒豆苗,这可是刘健国一小把一小把跟别人换的,豌豆存到现在都是留着做种,发成豆苗稀罕着呢。

其它人都不约而同瞄准的肉,连林小溪也不例外,“可馋死我了。”她夸张道。

秦幺妹赶紧把筷子反转给傻小儿媳夹上两块肉,一会儿可就都没有!这还亏得是家里足足有五个工人,不然哪能都吃尝上肉。

吃罢饭,屠洋洋又照例给孩子们讲一个成语故事,便让他们去收拾餐桌扫地洗碗烧热水。

林小溪等屠洋洋给刘大包跟刘健解讲完材料分解,又拿出新下达的党报给她看,“洋洋,你看看,这风向怎么好像又变了!”

“唔……”屠洋洋看完想想小声道,“困难只是暂时的,咱们要有信心。”

十一月了,快了,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该结束的全部都会结束,一切都会改变。

“我真巴不得快点。”林小溪深深叹息,要不是她姑父因为身体的缘故早就退休,境遇只怕会更糟糕。

屠洋洋知道他们内心的苦痛,“空中楼阁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成功的,黎明指日可待,千万要忍耐。”

“我知道了。”林小溪点点头,随即拿出刚借来的剪裁书,“洋洋,你教教我这前档怎么剪吧。马上要过年,咱家的工业票妈说差不多够买台缝纫机的,等把小家伙的尿介子缝完,一人也换套新衣服穿。”

先拿自己家里人的来练练手,等做熟做得好了就可以接活回来做,又能增加点收入呢。

林小溪每月32块工资,加上刘健解35,给秦幺妹交30生活费,七块钱打杂零用,月月能攒30块,所以她决定缝纫机的钱由他们来出,毕竟工业券都是家里人的。

嫁进刘家她才知道,真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洋洋真是生活的非常低调。

平常总见洋洋穿工衣,不然就是绿色军装,红头绳扎两根辫子,要多朴素有多平淡。

而实际上呢?

洋洋单是工衣就是六套,成套连帽子的迷彩服也是六套,一件都难得买到的军大衣,长的中长的短款的她各有两件,还有婆婆用灰色做的大棉袄,刘健国给做的袍子,这些都是拿出来常穿的。

还有据说是她堂姐给寄的大衣,棉布绸的各色衣裳,都只能晒好叠起来放床底下的樟木箱子里收着。

唉,反正是总被人盯着,不想惹事,根本没机会穿!

她都得了好几款布料,才这么心急想买缝纫机回来呢,自己缝太费功夫,除了工作家庭之外,她还得努力学习进修。

还有就是吃上头,大家都占着小俩口的便宜。

有刘健国在刺水大队时不时掏弄回来的青菜、粮食跟鸡蛋添补,刘家才没像别家人口多的家庭总是吃粥跟棒子面窝头,基本上都是玉米面,糁着二合面。

更难得的是,小俩口年龄虽小,却一点儿也不张扬。

刘家人早已把屠洋洋当成自己的榜样,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努力学习,让自己能做的更多更好。

即使屠洋洋从没这样想过,她只觉得身边人在影响着她,他们充满渴望求解的眼神让她无法拒绝,对于他们的询问自然毫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