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七十年代搞建设(240)

作者:双面美人鱼 阅读记录

除了隔三天打个平安电话,一个星期挂个平安信外,两人过的可是极为舒适。

但有两家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一个是担心屠海萍外出未归,生怕自己受到牵连的屠家人,一个就是少了一大笔钱,以后更可能没有钱到手的刘家。

“大哥也真是的!光想着他自己的孩子,没想着咱们!”

一听村里的支书给带的口信,刘二毛心头火起,好个老大,自己挣着好前程当了工人,当初可是说了照顾家里人的,可结果呢,孩子们结婚!他刘大包可不止一个孩子呢,得有,三,四个娃儿呢!等他们都结婚,那还不得五六年。眼下娶个媳妇多难,不说四十八条腿,就是他们农村乡下,也得有张大团结!

他刘大包就是觉得家里人都是累赘,他不想管了!

刘大包不寄钱回来,他的孩子怎么办,小武可是盼着要件新衣裳好久了。家里人口多,孩子也只能轮着来。怎么就该轮到小武头上的时候,就没了好大哥的贴补钱物!

真他娘……好悬刘二毛还记得在村支书面前,忍住没冒粗口,接下东西,转身就往家里赶,他得找爹娘去,不能刘大包这么干。

“大年下的,刘平家又静肃不下来了。”村支书慢慢卷着烟叶,打趣着。

会计柳金抿嘴一笑,他扶下眼镜,“刘家都是好生养的,刘平五儿两女,又各个都生儿育女的,喝水都打挤更别提吃的,少了刘大包的贴补,我看他们是难。”

“儿女都是债啊。”支书抽了口烟,寻思道,“刘大包今年也四五十了吧,人家也确实要为儿子打算。”

柳金点点头,“孩子大了是得安排,就是刘平家里适龄的也有好几个吧,刘平的小儿子,好像还没处上对象呢。”

“就是说,孩子有两个就行了,生得太多,也是个麻烦。”支书想着刘平那家老老小小,眉头都不由得皱了起来,给他家里安排活计工分都是个难题。

村里干部拿刘平家的事闲扯两句,而刘大包的口信却在刘平家有如平地惊雷,把所有人都震个够呛。

刘平家两位老奶一位老爷子,四个儿子带着十二个孙子孙女,吃饭的时候厨房都挤不下脚。

老爷子八十有二,眼瞎了,两位老婆婆一个七十一个六十九,眼神是明亮,可一个手抖吃饭都得靠人喂,一个背弯如弓,都干不了什么了。

刘平这个大家长蹲在自己门沿上没说话,刘二毛不敢跟老爹呛声,只扯他娘的衣袖,“娘,当初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人家矿上选工人的时候,我也能去的。”

他娘皱着眉头为难极了,“可去下矿可是要死人的,老大挣回来的五十块舍命钱也都给家里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哪里不知道老大已经是极孝顺懂事的孩子。

都是穷闹的,刘大娘湿了眼眶,“他爹,这怎么办?大包不再拿钱回来,咱们这年难过些也罢了,可等开春种庄稼,咱们这粮食也不够吃啊!”

之前刘大包每个月会寄八到十五块不等的钱,还有些粮票布票工业券等,家里上上下下十几口,半大小子也能吃穷老子,一分都没得浪费的,全换成粗粮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看情形以后这钱都没了,家里的进项有限,可不得拿个主意?

刘平心里泛着苦,这个家难当啊,上有老下有小,他难办的很啊。

老大坐四望五的年龄,靠着自己成的家立了业,都算是分出去的,他要操心自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不怨老大,寄钱这事要是放在别人头上,早没了音迅。长年累月的,谁手里多捏几个日子过的不舒服些。老大媳妇也是个好的,孙子们虽然没怎么见过,想来也是好的,家里那些解放鞋,大茶缸跟过年节时候的片片糖也是从他们的牙缝里节省下来的。

要是家里头家境好些,他早就有念头主动跟老大提,可……

人家看他家里过的热

闹,刘平是早有分家的念头,可小儿子刘五根还没成家呢。

一碗水虽说端不平,也得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不是。

也就这样,一天天拖下来,这下是彻底拖不下去了。

刘二毛见爹还是不出声,立马看向他三弟四弟,“你们可别以为就少那么几块钱的事,大哥远在天边,眼下是只带口信不寄钱,以后说不定就跟咱们断了亲。”

断了亲,爹娘婆奶爷可全要靠他们几个来养活的!

眼下爹娘都能做活,婆奶可以帮忙看看孩子,老爷子喂饭也不用他们操心,以后呢!谁知道老人家什么时候才死!

本来这都可以是大哥的责任!

他们是可以推给老大的,长子为先嘛。他们也不是说不养活,那老大怎么不得像现在这样出点钱,也是个补贴进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