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上温着饭和菜,他拿小板凳坐在门边,手里捧着本毛选。他也期待着能跟洋洋去外面见识见识。
要知道他小时候就跟着父母跑到这地方来,原本老家是啥模样,他都记不清了,依稀也只知道不是山就是树。可看书跟听别人说,港城可是跟英国一起发展的地方,到处都跟他们这边不一样呢。
但想想也明白不容易,他都不记得自己上次坐火车是什么时候了。
不过只要跟洋洋在一起,就在这里也很好啊。
等着洋洋回来,跟她一起吃饭,喝水,说话,洗漱,睡觉……
屠洋洋想办的事情,那还能办不成吗?
她打听到厂里人的顾忌,先是保证刘健国的出行费用都算她自己的,保证不占用公家一分一毫的便宜,只需要厂里给开具证明身份的文书就行。
再来厂里如果有其它人愿意去,她也愿意带着去考查学习,但是她最多只能带两个人,不然她怕看不住,真把人带出去了把人给丢了怎么办。
只是人越多这出行的费用就越高,除了刘健国外她可不负责。之前她出去的费用,厂子里都还没有报,这回得先报销,不然她也垫不起。
时间也拖到还有几天就过年,厂里人也疲了,港城那边是一天一封电报的催,只有屠洋洋又懂技术老马识途,其余人想想干脆不去凑热闹。
不然年都得在路上过不说,去了港城没钱还得被人看着何必。
放行放行。
在刘健国签下保证书,还有秦幺妹跟刘大包签字画押一同担保后,才拿到张盖了红章的证明文件,能跟着屠洋洋一起出远门了。
别看这时候风硬,但只要少说话,有文件,一颗红心向太阳背得熟,各种关卡都还是很轻松通过的。
就是路上的时间非常的磨人。
临近过年,火车上都是人挤着人,即使屠洋洋后面使了办法坐到卧铺车厢,仍然对于摇摇晃晃的车速没有办法。
本来的下铺换给一个带三个孩子的探亲家属,屠洋洋双眼无神歪着,想着真是福祸相依。她能跟刘健国一起,就得忍受落后交通带来的不便,也没办法偷偷去2020旅行开祭五脏庙。
“洋洋,来,喝口热水。”刘健国举着茶缸递到屠洋洋嘴边。
看着洋洋没精神地样子,他心疼坏了,可带的煮鸡蛋,她又不乐意吃,更别说窝头跟酱菜了。
不过刚才看到有人去餐车,说那里有方便面。
屠洋洋不渴,看他热切,勉强喝了口,“我不渴,你喝吧,你嘴唇都干了。”她可没饿着自己,深夜里大家都睡着一片漆黑的时候,她偷着喝了好些牛奶跟酸奶呢。
“那你想吃点什么?不吃东西可怎么成呢,要不我们去餐车看看吧。”刘健国放下水缸。
屠洋洋还没答腔,那大姐一把将孩子的鼻涕摔在地上,急切道,“同志,你们要是去餐车吃饭,能不能给我带上一碗面汤。”
她颤动着身子,哄着还在哭闹仍然在襁褓中的婴儿,“我这两天不知道为啥没奶了,麻烦你们了。”
营养不良呗,还有为啥。
别说这个哺乳期的妈妈,三个孩子没一个壮实的。
屠洋洋叹口气,本来不想动的,现在可真是得去才行。
第136章
来到餐车车厢,见刘健国拘谨,屠洋洋扫过红字标语后拿出钱票,“请问同志还有盒饭吗?”
“有的。”在餐车上服务的列车员显得精神非常饱满,气色红润。每趟列车每天都需要招待不下万人次,但跟服务员买餐车盒饭的人都只占很少一部分,更何况是敢来餐车用饭的,一般都是公干外派人员或者外宾。
“今天有什么菜呢?”
看两人的衣着没有补丁,神态自然,服务员知道他们是舍得在吃上头花钱的,脆声道,“有雪菜肉丝,黄瓜炒肉片,都三毛钱一盒,烧鱼片,辣口的,五毛,都不要粮票。”
“那请给我们烧鱼片跟黄瓜炒肉片,有汤面吗?”屠洋洋拿出两块钱,“如果有的话,麻烦加上两个鸡蛋,送到我们车厢。”
“大碗汤面有的,加鸡蛋得补票,我们餐车上的鸡蛋都是有数的。”
“给您,谢谢你了同志。”
“不客气,为人民服务。”
很快烧鱼片跟黄瓜炒肉片送了过来,别提刘健国吃的不停扒饭,就连屠洋洋也是眼前一亮,说实话,这两道菜的味道真是出乎她的意外之外,比机械厂食堂大师傅开的小灶都美味得多!
更别提服务员还贴心给他们送上两杯冒着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茶,提神醒神不说,也衬得烧鱼片鱼稣肉嫩香辣无敌,黄瓜肉片脆口滑嫩,吃的两人是无比满足,一粒米都没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