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七十年代搞建设(180)

作者:双面美人鱼 阅读记录

唔,小星指点,在不知道跟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如果不知道说什么,从最不会出错的地方开始。

哪怕一开始好像不是因为这个才叫的芬,李芬还是很高兴,“不是我爹,是我奶奶给我取的。”

“那你奶奶可真厉害啊!”

“那是,我奶奶可是……”地主家的女儿呢,李芬及时止住了话头。奶奶的身份是他们家里最大的秘密,要不是她无意中听到,连她妈妈都不清楚呢。

屠洋洋马上也转移了话题,“你们这离火车站挺近啊。”

“还行吧,其实以前还没这么近呢,不是老有人往这边跑嘛,渐渐居然也有路了。”李芬觉得妹妹女同志真是体贴,见她不想说了,马上就不问了。

屠洋洋就跟着问起她知道不知道港城。

这些事李芬就放心大胆的说了,反正这附近村里人都曾经远远见过对面繁荣的灯火,见过蚂蚁般的轮船,又或者是从某个村落穿越而过的火车。

据说某些可以让火车停靠加水的小站,还能做些吃食去赚钱呢。

虽然李芬很有些说的是牛头不对马嘴,但根据她的描述另上系统给予的相应文字提示,屠洋洋对于1906年动工建设,于1911年全线贯通,分华段与英段两部分,1949年改名为广深铁路的广九铁路已经有大概的了解。

打定主意要坐上这趟开往港城的火车,从新界北区、大埔区、沙田区、九龙深水埗区,南至油尖旺区,直到九龙站。

走到可以开往火车站班车的地方,李芬有些恋恋不舍跟屠洋洋告别,倒是屠洋洋给了她两颗奶糖,“说不定我们很快又会见面呢。”

坐在车上,屠海萍望着窗外不断滑过的绿意,都还有些不真实感。

她长长叹一口气又深吸回来,转头对屠洋洋说,“我不能直接回去,得先去把我埋的东西带上才行。”

“那你打算买到哪里的火车票?”

“泸城。”

“你自己可以吧。”屠洋洋多问了一句。

屠海萍拿手挽挽有些打结却因为年轻仍然透着青春的头发,“等着我买年货回去过大年吧,今年可是你在家里过的头一年,怎么也不得给你准备的周周全全。”

她哪里有时候去感怀伤情,是赚钱换的大米饭肉包子油条不够香,还是保暖舒适的衣服不好穿,还是哪怕是认来的妹子也为了她千里迢迢赶来不够暖?

自己已经拥有良多,让一个男人碰了下瓷受到情伤有才能了不起的。

最多午夜梦回,再流着泪去怨恨他吧。

屠洋洋绝对相信她的,对于屠海萍藏在头发里的钱也坦然收下,毕竟她是要去港城购物,跟系统换多划不来,还得收手续费!

“一路顺风。”

“你也一样!”

“记得报平安。”。

“知道了,我的亲妹妹。”

*

凭着齐全的证件与坦然购票的自信,屠洋洋在不少人艳羡的目光里走上广九特列。

没委屈自己的屠洋洋甚至买的是一张卧铺票,并不是说卧铺有多特殊,而是此时许多够级别乘坐卧铺的国人,能够享受卧铺标准而只买了坐票的,差旅费中的差额部分可以当作个人补贴。

只要不是心里没家或者足够宽绰的,在如今这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很多人出差都是能省则省。

临近饭店,屠洋洋从上铺爬下来,走去餐车,还遇见一个修长美腿的外国小妞儿,一头棕黑发飘逸迷人,让她情不自禁冒出句,“漂亮!”不是说她来到七十年代没见过眼前一亮的人,刘健国一样长的俊美。

但屠洋洋就格外受这种明明像是大人却还没长成大人的中性长腿之美!

她爱大长腿。

“谢谢~”小美女听见,笑着回了一句中文。

两人便攀谈起来,并一起到餐车去用餐,跟着小美女罗莎还带她去自己的软卧继续聊天。

对方坐着罗莎的爸爸安德罗波夫,见到屠洋洋颇为意外,用俄语询问女儿来人是谁。

26世纪全球语言早已经普及翻译器,屠洋洋便以俄语回复,流利正统的口气让安德罗波夫连连惊叹。

“没想到你居然会说俄语。”安德罗波夫主动跟屠洋洋打起招呼,“我是来华做生意的,常常会跑这条线。”

“我是机械厂的采购,这回要去港城紧急采购一些零件。”屠洋洋再次说出自己的借口。

当然零件她也是会买的,只是会在买零件的时候,顺便去不同的地方考察,然后买些别的东西而已。

穿着红领白衫小礼服的列车员来送开水,见屠洋洋跟外国人谈笑风声,检查过她的车票后,还有意帮她升到对面的软卧2人包厢,那里还有一个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