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奇怪问道,他双手接过那铅笔字,越发严肃起来,嗬,这可是打印的文件啊。
他凝神看了半天才回过味来,“屠同志,我有好些字都不认识。”
“麻烦屠同志你念给我们听听吧。”陈敬又大声道,“大家都安静,安静听屠同志讲科学政策。”
有人特别不喜欢听那些,“得赶着回去做饭呢。”
“那你就走。”
不听拉倒。
可到底没有人肯走,他们心底是愿意听屠同志说些外边的事,讲些好听话,可人家不讲,那也没办法不是。
屠洋洋觉得刺水大队的人好像都有点别扭的可爱,她直接拿起来念道,“有关于乡村配套设施与粮食产业间的关系……如蔬菜生态园,其中留有两行即22-24厘米更为合适,其中冬瓜、南瓜、黄瓜、豆角、冬贡菜等可与迷迭香、积雪草、山苍子套种,只需锄草修剪枝叶,施些农家肥便可让植物在这种拟状中自然优化成长,它们互相促进吸收加速生长,同时由套种的药用植物挥发其特有味道,驱走病害虫……”
大家伙一开始还没认真听,屠同志厉害,能搞来自行车,可种地肯定不能听她的,不能像有些地方以前那样,听领导瞎指挥,误一时的庄稼也要耽误一整年呢。
可渐渐他们都听进去了,那人家说的可真有道理啊,真是真是那啥,挺科学的!
陈敬听屠同志读完,都觉得津津有味,他仔细把文件收回,打算找人再好好念几遍给他听,像知青,对了,还有刘健国嘛。
“屠同志啊,这上面说的积雪草、山苍子都是啥啊?”
屠洋洋眼角看了眼刘健国,心想她也算把他着急的事给办好了,“这些都是药草,你们找熟知药草的人问清楚,看刺水大队这里的自然环境能适合种那些药材,就可以提前把药草种子或者幼苗准备好,到时候方便套种。
粮食要种,这些蔬菜跟这些有药用价值的经济作物,也要搞起来嘛。再说这些试验材料,都正好是种在自家的田里的,谁努力谁多赚嘛。”
这话听的,大家心里头都火热火热的,屠同志肯定是最懂他们农村人想什么的好同志!
要不是为了图自行车,能多分粮食,反正顶破天一天十个工分,谁想辛苦的干。
可自留地又不一样……
正是谁努力谁多赚!
*
在一丛漫烂的野山花旁边自然睡醒的屠洋洋满意地伸了个大懒腰。
抬腕看看时间,七点半,跟她平时在厂里的时间一样,看来她都形成生物钟了。
不过昨天晚上她睡的也很早,加上村子里晚上没有工厂加班的声响,除了风吹虫鸣,格外宁静适眠。
没一会儿刘健国来敲门,还送来飘着小朵菊花的洗脸水,跟着端来一大份早餐,各色小菜起码就有十来样,更别说还有碗葱花鸡蛋面,并一大碗玉米糊糊。
“这都是大家伙家里自己做的,都想让你尝尝。”
屠洋洋便让他跟自己一起吃,“那我们一块吃吧,我一个人吃不完。”
倒掉可太浪费了。
刘健国让她先吃,“你吃了我再吃吧。”
“怎么,你还嫌弃我?”
屠洋洋把玉米糊糊递给他,“你吃这个吧,拿那个小碗给我,面我也吃不完。”
她知道这时候人的饭量都大,一是体力活动多,二来油水也少,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快。可以他们的正常饭量,对于屠洋洋来说就过了。
毕竟她是个时常给自己加餐的家伙。
她挑起一筷子面条送进嘴里,“这面条是你做的吗?味道不错。”
刘健国压抑住心里的喜悦,“就是清水下面,煮了个鸡蛋加了点葱花菜叶,哪有什么。”他知道她只是礼貌性的客气,但她夸他的话,他真是太欢喜了。
“不,相信我,这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用同样的办法做的面条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有几根粘在一起,有生有熟,还容易断的人就是指的屠洋洋。
吃饱饭,屠洋洋还来点兴致指点刘健国,“你要是跟那老大夫亲,也不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这样对你对他都不好,不要随意做出跟自己实力不符的决策。”
咳,哪怕她也是临时联想到,意外曲线了一把,但她不说又有谁会知道呢。
在刺水大队浪费了些口水,但收获数十样小菜并竹筐草席跟扫把等其它生活竹制品若干,感谢信一封,上回让刘健国做的辣酱、肉末肉酱各两瓶,猪油一小罐,补充新鲜青菜跟鸡蛋二十枚。
没正常上班工作,还没有被系统扣时间绩效,开心啊~
收获满满的屠洋洋骑着自行车潇洒无比。
*
“看人家小屠同志这日子过的,哎,人比人,真是要气死人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