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花溜溜跑出门,一会儿又回来,把她二姐姐后夏花也拉着跑走了。她有好多话想说呢,一个人走着太憋得慌了。
屠洋洋有些新奇的坐在小木凳上,喝了口甘凉的水滋润着嗓子,等待着开饭。
嘿,这可是她在这里的第一顿。
这七十年代的饭不知道都有些什么呢?
二十六世纪什么都有,华夏儿女又是最多吃货,她懒的选择,由星星安排订的生活日常美食特餐基本款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印象里她还没吃过重复的呢。
后福满看着屠洋洋可是越看越满意,要不是他两儿子最大的也才八岁,差的有点多,人家姑娘肯定不会愿意等,他都不会想着介绍给他侄子。
“小屠同志,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屠洋洋有点不爽,在二十六世纪,聊天可没有聊个人隐私的,不过看后福满这样理直气壮,应该是风俗不同。
很快调整过来,按照自己的人物设定说着,“没人了。我父亲没当兵的时候,家里人好像都让日本人给杀光了,是党的红军救下了他。我母亲生我的时候,产后大出血,我才刚满月,她便去了。”
“唉哟,真对不起,勾起了你的伤心事了。”
后福满抱歉道,但像这样事,在如今多的是,他们都是苦过来的,辛苦奋斗,不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新社会嘛!
“没事的,我为我父亲自豪。”
虽然只是她名义上的父亲,可像屠青山这样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更可惜的是,他并没能娶到妻子,孕育下子息,他为了黎明的到来而流血牺牲,是伟大让人敬佩的英雄。
“当然当然,没有他们,我们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啊!”后福满心有戚戚然,对屠洋洋更是高看一眼,准备以后结识加深关系,问清楚小屠同志后,再跟哥哥侄子开口。
李铁梅把黄澄澄的炒鸡蛋放在屠洋洋面前,笑着递上筷子,“别说了,快吃饭吧!小屠同志远道而来,肯定早就饿了。”
屠洋洋双手接过竹筷,“是呢,大家都快来吃吧。”
“我跟孩子们在里屋吃。”
李铁梅把做好的两碗面放到屠洋洋跟后福满面前,精粮食只有那么多,怎么可能一家人都吃呢。
就这样,她还生怕不够,给小屠同志的碗里面多汤少,给她家福满的碗里,是汤多面少。
“来来来,小屠同志,快吃吧。”
后福满觉得自己婆姨就是能干,别看私底下对他是又掐又打,要藏点私房钱是一点儿也不容易,在外人面前,还是很能给他做面子的嘛。
看看端出来的碗,白面做的大宽面条,不但有油炒鸡蛋,拌的咸菜,还有嫩生生的炒菜心,这手艺诚是了得!
“好。”
屠洋洋拿起筷子,微微一挑,带着朴实麦香的手擀面虽然因为面粉还掺有麦壳的关系不够筋道,但李铁梅的手艺好,面擀的均匀,纤薄透光,上头洒了些碎葱花,清香扑鼻。
但这个量,屠洋洋怀疑自己吃不完。
屠洋洋是个懒虫,别说运动了,连活动都懒得,可她是个心里很清楚的懒虫,知道自己不动,也从来不敢多吃,晚餐都以含纤维水份多的水果蔬菜为主,毕竟就这样,她也不是个纤细苗条的,按照二十六世纪的健康算法,她可是脂肪率过多,偏胖的。
她虽然真饿了,晚上主食可不能吃这一大碗,再说也吃不了啊,这碗她双手才能捧得住呢。
“大哥,这不行,我可吃不了这么多!”
屠洋洋趁没吃赶紧推拒,在二十六世纪是可以随便吃,尽情吃,但可不能浪费,会扣操行积点。她捧着碗颠了下份量,暗自咂舌。
后福满可不相信,这么壮实的大姑娘,别说是这一碗面条,再来两碗,也肯定能吃得下,只是屠同志客气,见他家用的是白面,才不肯吃筷子的。
“哎,别嫌弃你家嫂子的手艺才是。”
“哪能啊,这面可比我自己做的好一万倍。”屠洋洋自己动手,把鸡蛋倒在青菜碟子里,俐落地挑出两大筷子面条出来。
听得这样的夸奖,李铁梅在屋里吃着黄面窝头都觉得香甜极了。
屠洋洋喝着汤,吃着面,配着小青菜跟鸡蛋,真心诚意的觉得味道好极了,这顿饭吃的是舒服,本来就看着福气饱满的脸上泛起淡淡的嫣红,让人瞧见心里便开怀。
冬果冬实仗着年龄小,挤在门口看又回头给姐姐娘打小报告,“大姐姐长的真好看,筷子使的好。”
“她吃饭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比画片上的人还好看。”
“她的皮肤好白。”
“嘴巴也红艳艳的。”
……两人新奇的叽叽喳喳说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