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说是来巡视的,六伯也不会信,祁刘氏和祁岁榕水火不容的关系,祁县的人谁不知道啊。
六伯有些高兴,说:“我离开祁县的时候,你才那么一丁点大,难为你还记得我。”
六伯是在祁岁榕的父亲手底下干活的,祁岁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茶行巡视,只是后来祁老二接手,他虽仍旧留在茶行里,但见到的小姐,就是二小姐祁岁枝了。
他请祁岁榕坐下,又给她重新泡了一壶果茶,给她倒了一杯,笑着说:“这京城里的人啊,可会折腾了,他们不仅用花瓣泡茶,还用果铺泡,这些花茶果茶的,都是那些贵府小姐们最爱的,我自己亲手做了一些,你尝尝看味道如何?”
这些茶,祁县目前还没开始卖呢,不过这种趋势已经有了,陈知许的‘添花’就是一个代表了。
祁家茶行的“双骄”则是药茶的开端,说不定很快也会风靡起来。
光是茶,就被人们折腾出这么多喝法,祁岁榕想,这茶都要被玩坏了。
她端起果茶喝了一杯,有茶的清新,也有果铺的甜香,回口有点甘,也有点酸,还挺好喝的。
她点点头,说:“六伯手艺精进了,这果茶怎么个卖法?”
六伯笑着摇头:“自己喝的,不卖。”
其实他早就给祁刘氏写过信,说过果茶和花茶,也说京城这边的人,好像都蛮喜欢喝;
但是祁刘氏则认为,一是祁县那边并没有研制出花茶和果茶来,而且南陵州那么大,都没人开始卖,他们也不急,免得炒了茶又卖不出去,果茶和花茶可不能久存的,到时候就亏了。
这二呢,则是京城那边,卖的人已经很多了,他们再卖,除非是自己研制的独家的,否则没有竞争力,而且,他们祁家茶行没有名气,就算把茶做的再好又怎么样?总之没有贵人能看上,还是先等他们拿下皇商再说吧。
这再说再说的,就等了这两年,京城的果茶和花茶啊,已经遍地都是啦。
要不说他们茶行分号怎么都做不起来呢?
六伯一开始也苦恼着,现在早就看开了,左右茶行也不是他的,东家不上心,他又何必着急。
不过这些,就没有必要跟祁岁榕说了,反正说了她也听不懂。
祁岁榕的心思也不在这茶行经营上面,她喝了几口茶,眼睛转了转,就说:“六伯,我来之前,有个朋友说会给我写信,信就往咱们茶行里寄,我估摸着就这几天的事,你有收到那么一封信没有?”
六伯放下茶杯,诧异的说:“是吗?”
他站起身来,说:“要真是如此,那我便让人去看看,祁县往京城的信,一边都会集中在鸿兴楼,我已经好几日没有去过了,你等等,我让人去看看。”
这茶行里伙计不多,就两个伙计轮流来,今日的那位还在里屋洗茶具。
祁岁榕眼睛一亮,便说:“我跟他一起去吧,让他给我带个路。”
六伯也没多想,就把那个年轻的伙计叫出来,让他带祁岁榕去鸿兴楼了。
鸿兴楼算是京城比较有名的酒楼,酒楼客栈都是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的地方,祁县的人要送信过来,也是委托的京城的客人。
他们当然不会一条条街道的帮你找地址,肯定是放在一个知名的酒楼或客栈里。
那位伙计的带着祁岁榕来到鸿兴楼门口,伙计上前跟鸿兴楼门口的小二说了两句,随即便掏了几个铜板递给了小二,然后回头对祁岁榕说:“东家,信来了。”
第144章 :秋月
祁岁榕便赶紧走过去,鸿兴楼的小二去而复返,拿着两封信出来了。
祁岁榕挡住茶行伙计的目光,自己率先伸手接过来。
两封信都是给六伯的,看字迹就知道是她那位好二叔写的。
祁县那边,随七已经有所防范,祁家茶行再想送信出城就没那么容易了。
更何况他们都被随七控制了,陈知许租的船,所以由她出面去审问祁家众人了。
关键就是这两封信。
祁岁榕回头,给了茶行伙计一两银子,说:“多谢了,拿去喝酒吧,跟六伯说,我改日再去看他,今日有事,先走了。”
茶行伙计拿了银子,十分高兴,没心没肺的走了。
祁岁榕拆开信纸看了起来。
越看越生气。
这两封信,一封是让六伯打听文安伯府的,说文安伯府的陈小姐在祁县大肆收购了很多东西,让他打听一下,陈大小姐最近在倒卖些什么?
另一封,则是让六伯雇人找她的,让六伯务必找到祁岁榕,然后直接绑回祁县,说祁岁榕偷了祁家祖宅的地契,又偷了茶行的房契,怕被抓,所以逃到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