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婚别慌,换我来(167)

作者:长臂猿的夫人 阅读记录

贤王比钱长峰年长了将近十岁,刚组建狼卫的时候,他也才二十出头,这么多年过去,也难为他们隐藏了这么久,军心还依然稳固。

贤王对这些下属,向来是尊重且宽厚的,怀疑是一点,但更多的还是感激,他需要这些人的拥护,需要他们在后方支撑自己。

贤王让钱长峰起来,把所有人都支出去后,才问了他有些关于狼卫的事,以及南陵周边县镇的情况。

包括文安伯府在南方势力范围,以及人脉等,钱长峰知道的都一一汇报了。

后来还说到了之前与黔州王家勾结的海商。

贤王已经把南陵当做自己的地盘了,那么南陵那边的海商,与黔州王家勾结,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

务必要把对方揪出来,要么收为己用,要么断绝对方的海路。

最后,贤王果然也提到了孙维阳。

“粮草需要储备了,”

贤王严肃的说:“等端午过后,你们就要整合训练了,到时候如果粮草不足,后方疲软,那又谈何大业?”

几万的暗军一直都是分散式训练的,各个小队各管个的人,自给自足,倒是没有给贤王造成多大的压力。

但是如果要整合起来,集中训练,那就是要做作战准备的意思了。

他们需要一个足够隐秘又宽阔的地方,贤王已经定下了黑木山。

然后便是粮食,他们需要储备很多粮食,至少要保证这几万暗军在未来一年都可以不为粮食困扰。

哪怕一开始没有那么多,后续有足够的银两去购买粮食,可是达到及时的补给也可以。

所以贤王现在要做的,便是要在不惹人注目的情况下,先行储备一批,然后再找到足够稳定的粮商,可以定时定量的补给。

贤王道:“孙维阳近日已经找到了稳定可靠的商行货运渠道,但是稳定的粮食来源,还没有找到,你在南陵多年,可有什么办法没有?”

钱长峰听到王爷跟他说这些,也严肃起来,王爷毫无保留的把这些告诉他,看来确实是想让他去协助孙维阳,他想了想,说:“大批量的粮食采购势必会引人关注,虽然官府那边没有问题,但是难保会有其他有心人发现,然后传到京城。”

他想了一下,又说:“定时定量的粮食补给也不合适,若是被人发现,顺藤摸瓜,我们很可能就会暴露了。”

贤王点头认可,他也这样想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才要逼迫文安伯府投靠他,这样一来,南陵那边的官府他才能拿捏住,这样一来,有知州的协助,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

但是依然有一定的风险,毕竟衙门无法限制监控到所有的百姓。

第119章 :伯府小姐

钱长峰便说:“依我看,与其找粮商,不如到各个县镇,村落去,找那些地主和普通农户收取粮食,相比地主,那些农户的粮食其实十分单一,如果能以银两购买,他们或许会很乐意;

而且最大的好处是,他们对于购买粮食的人并不好奇,也不会多问,这样虽然麻烦了些,但是安全性要更高,及时有心人问起,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贤王对村里的农户并不了解,并不知道他们的土地很少,而且因为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天字号水田,所以大部分人所拥有的都是旱地。

旱地种不了水稻,只能种红薯,玉米,或者花生之类的,他们如果想要吃稻谷,只能将交完公粮之后,剩下的农作物拿去卖,或者与别人交换。

底层百姓的生活都不容易,能吃饱饭就是福气,这种生活谁也不会抱怨,至少他们还有土地。

钱长峰的提议倒是给了贤王另一个思路。

他思虑良久,才说:“会不会太麻烦了?”

钱长峰道:“我们人手充足,分发下去就不麻烦。”

毕竟也隐匿了这么多年了,就拿钱长峰来说,让他在乌石村里找村民们买点粮食,轻而易举的事。

毕竟他从来不耕田。

话说回来,他们军队内部,不是有很多人都去种田了吗?

钱长峰脸色严肃的想,是时候收公粮了!

贤王想了想,笑了:“不错,每个人都去买一些,数量小,又都是相熟的人,确实不引人注意。”

而且,与其把几万人的口粮大任压在一个人身上,还不如让那几万人负责一个人的口粮,自己负责自己的,存够一年的粮食,银子找孙维阳报销不就行了吗?

贤王高兴了,他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果然是太累了。

解决了心头的难题,贤王十分高兴,对钱长峰说:“我该早召你入京的。”

这样就没孙维阳什么事了。

眼看天色不早,贤王知道不能多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