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代开技校(种田)(74)

作者:西瓜霜韩片 阅读记录

谢芳草赶忙乖巧地点点头说:“师傅,我知道呢,这不过是第一步。”

钱绣娘看着一脸认真的谢芳草,心中原本那点因为被谢芳草“轻易化解”考验而产生的小别扭也烟消云散了。

她坐了下来,从一旁的绣筐里拿出了一块白色的绢布和一根银针,然后挑选了一根红色的绣线开始穿针引线。

她一边做一边说道:“芳草,今儿个既然你已经认识了绣线,那师傅就给你讲讲这刺绣的基本功——穿针与起针。”

谢芳草立马围了过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钱绣娘的动作。

只见钱绣娘轻盈地将那红线穿过针眼后,在绢布的一角轻轻扎下,然后说道:“这起针啊,讲究的是稳和准,针脚落下去要干脆,不能拖泥带水,不然这布面就会皱起来。”

说完,她手指灵活地绕着线,在布上绣出了一个小小的花瓣形状。

谢芳草惊叹地看着那个精致的小花瓣,心里满是羡慕。她照着钱绣娘的样子拿起针线,可是那线在她手里却像调皮的小蛇,怎么都穿不进针眼。

钱绣娘看到她那窘迫的样子,微微一笑说:“莫急,这穿针虽是小事,却也要耐心。你先把线头用唾沫沾湿,然后捻一捻,让它变得细一些。”

谢芳草按照钱绣娘说的方法做了,试了几次后,终于成功地将线穿进了针眼。

接下来是起针,她回忆着钱绣娘的动作,小心翼翼地将针落在绢布上,可是力度没掌握好,差点刺到自己的手指。

谢芳草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力度,慢慢地绣出了她刺绣生涯中的第一针。虽然那个针脚歪歪扭扭的,但她还是很有成就感。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谢芳草对刺绣的热情丝毫不减。她不仅仅满足于学会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还经常自己琢磨新的针法和图案。

在院子里看到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娇艳欲滴,谢芳草想要把这牡丹绣出来。于是她跑回屋里拿了绣筐,坐在牡丹花旁,开始仔细观察。

谢芳草的目光在牡丹花的每一个细节上流连,从花瓣的脉络到花蕊的细微,她都不愿错过。她手中的针线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随着她的呼吸和心跳,一针一线地在绸缎上重现着牡丹的风姿。

她先用铅笔在绢布上轻轻地勾勒出牡丹的轮廓,然后挑选了合适的绣线。开始绣的时候才发现,牡丹的花瓣颜色并

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浅到深有很多层次。

她之前学到的那些基本针法似乎很难表现出这种渐变的效果。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绣布上,她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混合在一起绣,或者采用分层刺绣的方法。

她先从最外层的花瓣开始,用粉色的绣线绣出大致的形状,然后再换稍微深一点的粉线去绣花瓣边缘,制造出阴影的效果。

钱绣娘偶然路过院子看到谢芳草的举动,不禁停住了脚步。

她看着谢芳草沉浸在刺绣中的模样,以及那不同于寻常的针法运用,心中大为震惊。

方氏也走了过来,看到谢芳草绣的牡丹雏形,笑着说:“看我们芳草绣得多好,这牡丹就像要从布面上开出来一样。”

钱绣娘点点头说:“这孩子的想法总是出人意料,这种混合绣线和分层刺绣的法子虽是简单,但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这样用来表现牡丹的层次感。”

谢芳草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把那朵牡丹绣好了,钱绣娘捧着那绣布,仔仔细细地看了许久,只觉人跟人,属实不大一样啊,对谢芳草,更是再不藏私,倾囊相授。

钱绣娘开始传授谢芳草更复杂的针法,像是双面绣。

双面绣讲究的是两面的图案都要精美绝伦,而且不能有任何线头和瑕疵。

钱绣娘先给谢芳草示范了一遍,只见她双手如蝴蝶穿花般舞动着针线,一会儿正面出现了一只灵动的小鸟。

翻到反面,同样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谢芳草看得目瞪口呆。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她终于绣出了自己第一个勉强合格的双面绣作品,虽然比起钱绣娘的还差得远,但对于她自己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这一日,镇上最大的余家绣坊举办了一场刺绣大赛,钱绣娘觉得这是个让谢芳草历练的好机会,便让她去参加。

谢芳草听闻后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她知道这将是对自己这么久以来学习刺绣成果的一次重大考验。

在准备参赛作品的过程中,谢芳草绞尽脑汁地思考着主题与设计。

她不想只是做一些普通常见的绣品,她想要融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创新。

最终,她决定以四季更迭为主题,用一套四幅绣品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