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代开技校(种田)(63)

作者:西瓜霜韩片 阅读记录

继续文化教育:不断的读书学习,懂这个时代的语言,也影响身边人不断学习,改变她们的固有思想。

做好应急准备:为可能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做好准备,食物、水、避难所、武器等等。

机制问题:Howtocontinuallychange?(怎样持续改变),这个就等前面的都解决了,再思考这个问题。

杜秀才本见着谢芳草近日上课越发认真,且已是将启蒙的书籍都已背会,更是喜欢这个小弟子。

没想到,今日课上就见谢芳草走了神,不断在纸上写写画画,且一脸沉重模样,不由有些担忧,怕是家里出了啥事,下了课,便让谢芳草到旁边屋里来。

先检查了她的课业,见依旧十分认真的完成了,便有几分欣慰,心性着实不错,便是心里有事,也依旧未耽误课业,便温声问道。

“芳草,可是家里出了何事?我见你上课一直愁眉不展的。”

谢芳草见杜秀才一脸关怀,心里不由涌现几分温暖,又想着这些头大的问题,也许可以问问夫子,便开口。

“先生,许桂花她爹不是去世了嘛,她怕自己往后过的不好,我也想帮她想想,一个女娘该怎么做,才能活的更好,先生,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自跟杜老秀才聊完,知道杜老秀才也是十分传统的古人思想,女子要想过得好,不外乎是做工赚些钱,然后嫁的好些之类的话,给不到谢芳草任何参考。

但杜秀才的话,也给谢芳草敲响了警钟,这个时代的男性,无论有多高的学问,私心里也还是普遍传统,默认女子必须嫁人成为他们的依附品。

当然,就算是现代,这样思想的男性,也不少。

而自己当前是改变不了这种思想的,那最重要的问题来了,自己能改变女性的这些思想吗?

她娘周氏,她二婶陈氏,刘甜儿,许桂花……她们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吗?她们愿意冲破迷雾,跟自己走出新的天地吗?

唯有她们愿意了,自己才能做这些事情,不然,别人都不觉得自己活的有问题,不觉得自己活的苦,活的憋屈,那自己如何改变呢?

但找她们聊天直接问,也是不行的,就算是她娘周氏,若是她直接说娘我觉得你过的太苦了,我想带你过一种新的生活,周氏怕也会以为自己脑子有问题。

唯有慢慢的影响,细水长流,人的行为发生改变了,人的思想自然就发生了改变,反之亦然。

因着已是有了计划,谢芳草每日更是忙的不行。

早起背书,然后去私塾里念书,晌午回家里吃饭,然后再去学堂里,晚上家来再完善自己的两年计划书。

谢芳草自那次跟赵韵儿打赌后,两人的关系也缓和不少,且两个女娘身上都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谁也不服谁,就比着谁学的更快,旬考谁考的分数更高。

起先杜娟儿不慌不忙,慢慢的见着两人超过自己的进度一大截,便也急了起来,每日里,三人都是到的最早的,课业也是完成的最好的,甩了同龄的男学生们一大截。

杜秀才看在眼里,时不时夸赞三人一番,三人更是劲头十足,现已将启蒙阶段的课程都学完,开始学《四书》了。

因着最先学的是《论语》,每日里三人出口都是孔子曰孔子曰,周氏看着自家闺女脸上的肉都掉了不少,虽褪去了些幼态感,但瞧着越发瘦起来,还专去镇上买了一些肉,一些骨头。

家来,便给谢芳草做了辣椒炒肉来吃,又炖了排骨藕汤,谢芳草觉得已经非常有湖北菜的味道了,吃着吃着便有些想家,想自己现代的爸妈了。

自己在这时代只能算活的一般,且未来还不知道能活多久,只希望他们在现代,能好好的活着,把自己没能享受到的,都好好的享受个遍!

下午刘甜儿过来家里,趁此机会,谢芳草便跟两人细细说些去镇上长期摆摊的安排,周氏和刘甜儿虽去过镇上一次,但从未想过要去长期摆摊的。

但谢芳草心里早有成算,跟两人细细解释一番,又说说自己的谋划。

“甜儿姐姐,你也是尝过嫁人的苦的,日子要过得好,必不能只靠嫁人,何况你也不想嫁人,所以咱们必得为未来打算。”

“咱们女娘又没田没地,唯有靠自己的手艺,镇上人来人往,商机无限,若是咱们能在那里长期的摆个摊子,做些小本买卖,岂不是能自己攒些钱,也能为将来打算?”

周氏听了,眉头微蹙,沉吟道,“芳草,你这想法虽好,但镇上人生地不熟的,咱们又没个依靠,能行吗?卖个一次,别人图个新鲜,不知道这长久的卖,还有没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