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明代开技校(种田)(147)

作者:西瓜霜韩片 阅读记录

果然万老板也觉得这价格十分良心和划算,他都不用操任何心,只付钱就行了,确实服务周到,但同时也好奇,谢芳草真舍得将养护方法都教给自己人?

不过谢芳草一直是个十分守信的人,这点他再放心不过。

于是两厢一定,自家砖窑的第一批砖,便有了去处——万老板的温室大棚。

关于万老板好奇的问题,谢芳草早有答案,她自己主刀,沈老爹沈老娘口述,再反复核对,力求精准,最后编撰出了一本《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养护大法》,署名芳草园,附带打下芳草园的广告。

算等万老板的温室大棚建好,她便送一本给他,既是对买家的负责,也是打出芳草园的第一波名气。

等到再赚一波达官贵人的钱,她便将此大法公之于众,也算是她用现代知识,做一件于前人有益的事情吧。

*

四月五日,订制的织机到了,招收的织工也都到了,加上之前的机子,现在毛纺厂总共有八台织机,每台织机三个人操作,再另外招毛纺工,金儿这次招了三十个女娘和五个壮士回来。

女娘大部分都进了毛纺厂,还有七八个种地开荒,还有的进了食堂当厨娘。

男子则都进了砖窑,男子力气大,烧砖需要一把字力气,男的力气大,更加合适些。

加上之前的女娘,毛纺厂目前总分为四个部门,总共五十二人,算是整个县里,最大的厂房了。

生产部总四十一人,二十四个织工,十六个毛纺工,生产部主任,金儿,之前镇上的毛纺厂,就是金儿过去一直张罗负责的,叫她当个生产部主任,也没人不服。

另有设计部四人,胡绣娘、常绣娘、冯绣娘、罗绣娘,胡绣娘担任设计部主任。

销售部五人,马玉儿、小梦、梅姑、荷花、兰心,马玉儿担任销售部主任。

运输部两人,吴大钱、老刘。

因毛纺厂都是做熟的事情,只是权责更加分明,不到两天,女娘们培训完,就正式上岗了,毛纺厂也开启了它在小集村的再一次辉煌。

清明节开始,下了一场雨,眼见枣子山上郁郁苍苍,谢芳草有些想念笋子的味道,便叫了许桂花和刘甜儿跟自己一块,去山上挖些笋子。

也顺便看看山上能不能有什么好发现,之前板蓝根就是在山上发现的,这几年村里没人,想必又出现了许多来不及挖的东西,谢芳草也想顺便带着胡八去看看山上如何做防卫。

前面的围墙牢不可破,可不能叫人从后面的山,偷了家。

第89章

这日下午,谢芳草带着胡八、王满和刘甜儿,许桂花,姚宁一道,五人一起,上了枣子山。

山上的小路已经全被各种草和各种枝桠遮挡,胡八便在前面开路,把草都往旁边扒一些,树枝的枝桠折掉,一行人这才磕磕绊绊的上了山,但山中的情况并没有谢芳草想的那么好。

山上虽刚下了雨,但因为之前旱的太久,土地并不湿润,有些树的树根处已经干裂开来,还有一部分树仍旧枝叶青翠,估计是根扎得深,便还活着,而谢芳草想要的笋子自然也是没有的。

谢芳草难免有些失望,笋子只是个由头,本来还想着,若是山中土壤肥沃,或是可以种些果树,也是一条来钱的路子,如今看来,怕是行不通了。

每天一睁开眼,瞧着这么多人期待的眼神,谢芳草觉得还是压力很大的,尤其是前些天,孙婆子说仓库的米粮估计也只能再支撑个两个月,谢芳草觉得天都要塌了,怎么米粮消耗这么快!

但细想下来,确实是,建屋宅,日日吃饱喝足,后头又招了一些织工等的进来,虽说有砖窑,有毛纺厂、温室大棚蔬菜这三个产业,但实则都是刚起步,都需要持续打开销路,才是见的到银钱回流。

尤其是毛织品的销路,可能并不大好打开,毕竟外面乱着,又是夏日里,大的毛线织品如毯子衣裳类的只能往北方去卖,长途运输,怕是会出现问题。

若是在附近销,便只能卖些毛线钩织的摆件、手套、毛线包、毛线头花、毛线玩具之类的,不知道市场的接受度如何,仍需不断的试水。

谢芳草在心里叹口气,瞧着产业多,家业大,实则感觉只是个纸糊的老虎,经不起风雨。

水泥的法子她也是严格保密的,一旦传出去,她怕是保不住命,而甘薯和玉米,又都还得等育种完,才能开始量产。

若是山上,有什么东西,能成为食物,作为米粮的补充,那在甘薯和玉米没有量产之前,便可以自给自足了,也不怕养不活这么多人,也不怕毛纺织品滞销导致心慌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