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玉(59)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而织玉坐在桌边,穿着男装,头发束起,衣冠整洁,额间有极小的汗珠,她也看着自己的手心,眉眼间似有困惑。

她的手心躺着一枚通体黑色的石头,石头表面被打磨得光滑发亮,甚至能印出周围模糊的人影,旁边一个打开的龙纹锦盒,盒内垫着一层丝绒锦缎。

只需一眼,江祺就认出了那锦盒是宫中所有,通常是用来装御赐之物的,他舅舅家中便有不少。

难道这盒中原本装的是那块石头?而那块石头又是宫中的赏赐?

江祺产生了好奇,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端详起那块石头来,刚一靠近便感觉到了以石头为中心轻微的热意,忽然想起以前听说过的一件事来。

说是几年之前,有人从魏都北边的雪山之上挖出了一块会发热的石头,一时引为奇事,后来这块石头辗转献给了魏皇,被珍藏在皇宫的宝库之中。

这块不起眼的黑色石头就是那块传说中的奇石?

江祺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织玉将石头放回了锦盒之中,盒盖一合上,那点儿热意很快消散,她脸上的薄红也渐渐褪去。

另外几人既有南齐团中的官员,也有四方馆的管事,见状纷纷问道:“果然是热的?”

织玉点点头道:“的确,除此之外,倒没什么特别的。”

他们不赞同道:“这一点已经足够特别了。”

织玉也有自己的考量,“齐朝地处南方,冬天也未必多冷,一块会发热的石头能起什么作用?”

几人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屋内的两个北魏人却听着这话觉得不是滋味。

谢砚徐徐走过来,将锦盒递给沉默寡言的栾辙,命他收好,然后微笑道:“毕竟是魏皇陛下所赠,还是世间罕有的,不管有没有作用,其价值都不可估量。”

江祺和四方馆管事纷纷点头,这可是陛下的赏赐,就该珍藏密敛,怎么能以作用来评断,简直俗不可耐。

“俗不可耐”的织玉看了一眼走近的江祺,被他这身打扮惊到,又嗅到他衣服上的熏香,秀挺的鼻子皱了皱,不动声色地后退了一步。

江祺没有瞧见她的嫌弃,还在对石头感到惊讶。

四方馆的管事看出他的疑惑,笑道:“江大人,这还是拖了您的福呢。”

江祺更诧异了,“什么意思?”

“您还不知道吗?”管事见他脸上的茫然不似作伪,犹豫地看向谢砚和织玉,一时不知该不该由自己来说。

谢砚接过他的话头,清俊的脸上神色淡淡,不见多少喜悦,“刚才大内的王总管带着魏皇的口谕而来,言明已经知道了大皇子殿下的荒唐行径,赐下这些东西,是为了表示歉意。”

江祺听不明白,大皇子的荒唐行径是指?

而谢砚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不禁瞪大了眼睛,只听谢砚继续说道:“口谕还说,他已经训斥过大皇子,让我放心,大皇子殿下不会因为秋夕姑娘的事情来找麻烦。”

江祺一大早就纠结着要穿什么衣服,戴哪顶发冠,又命人做了秋夕喜欢的糕点,满脑子都是到了四方馆该如何如何,压根没去关注宫中发生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大皇子遭训斥,而且还是因为昨天的事情,不可谓不惊骇。

“陛下怎么会知道……”他脱口而出,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织玉也暗自想着其中的关窍,秋夕一个大活人不见了,要说不掀起一番波澜,那是不可能的,她甚至已经做好了大皇子闹来四方馆的准备,这也是为什么谢砚叫她不要出现在大皇子面前。

可是事情刚过去不到一天,大皇子府中还一点儿消息没有的时候,反倒是魏皇先有了动作,又是禁足,又是赏赐,明晃晃地昭示着他在这件事上的态度的同时,也无意中透露出,他虽然身处深宫,却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

只是不知,他的了如指掌,到什么地步呢?

知道秋夕是被自己救走的不难,但大皇子妃和宁夫人的帮助,他又知道几分,而宁夫人是二皇子安插的人一事,又是否知道?

江祺说到一半,显然也意识到了,他再不关心这些勾心斗角,也猜得到,魏皇的耳目遍布天下,知道秋夕的事情不是什么难事。

他现在最需要担心的是,舅舅会不会听说这件事。

怀着忐忑的心情,江祺去找了秋夕,但是秋夕依然不愿意见他,只是隔着门劝他回去。

织玉担心他硬闯,一直站在旁边,从他们的对话中,终于弄清楚了昨天当她将秋夕放在疾驰的马车中之后的事情。

马车停下来之后,江祺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人,本想与她一诉衷肠,谁料刚一露面秋夕就向他行了个大礼,感谢他的大恩的同时,拒绝了他让她先去城外江家别庄躲避一阵子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