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玉(45)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他立刻又唤了人进来,叫人带着织玉去方才那婢女煮茶之处。

谢砚连忙谢过,织玉也随着他一起说了声“多谢殿下”,声音仍是那般轻柔细腻,但或许是因为害羞,又小了许多。

大皇子注视着她随着侍从出了厅门,见她背影端庄,步伐稳健,不见媚态,顿时又觉得没有意思,原本就在嘴边的几句调侃也懒得再说,终于想起了正事。

“谢使臣在魏都待得可还习惯,不知魏都跟合水城相比谁更繁华?”说正事之前,总还是要再寒暄两句,才肯进入正题。

谢砚俊逸的脸上呈现出怀念来,“劳烦殿下关心,在下在魏都一切都好,魏都繁华也远胜合水。”

大皇子扬唇道:“本宫怎么瞧着,谢使臣似乎很怀念合水城?”

谢砚垂眸叹道:“合水毕竟是在下的故乡,游子漂泊在外,再感到宾至如归,总还是难舍思乡之情。”

大皇子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追问道:“可是据本宫所知,谢使臣从少年时便在齐都,很少再回合水,竟还对合水有如此深的感情吗?不知齐都算不算你的第二故乡?”

谢砚笑容变淡,似乎不愿意谈起这个话题,答得含糊其辞:“齐都……也是繁华之地,只是终归少了点儿人情味。”

“人情味,前提是,要有值得的人……”大皇子目光陡然变得锐利,直直地盯着谢砚,仿佛要将他一分一毫的反应都收入眼底。

谢砚却仿佛没有察觉,淡淡的笑意如同高山之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毫无改变。

“普天之下何处不是人。”

大皇子忍不住皱起了眉,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摆在眼前的,有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谢砚究竟有没有得到南齐前太子未死的消息,二是谢砚是否还忠心于南齐前太子。

大皇子试探了两句,仍看不出谢砚的态度,面上有些急躁,他本也不太喜欢这种话里有话的说话方式,能与谢砚周旋这么久,实属难得。

会客厅中沉寂了一阵。

正当大皇子犹豫着是继续话中有话,还是直截了当一些之时,外头突然传来了几声惊呼,且都是不同女子发出来的。

思绪骤然被人打断,大皇子拍桌而起,怒问道:“在吵什么!”

很快,有五个人走进了会客厅中,最前面的人珠钗锦服最是打眼,正是大皇子妃。

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的一老一年轻是她心腹嬷嬷和丫鬟,走在最后的是神色迥异的织玉和之前那个婢女。

这几人同时出现,大大出乎大皇子的预料,简直要忍不住叫人将大皇子妃轰走,但在外人面前,他们始终维持着恩爱夫妻的人设,便不好发作。

这会儿穿金戴银的大皇子妃也知情识趣地扮演起了贤内助的角色,不仅不吵不闹,而且柔声解释起了声音何来:“殿下,臣妾方才路过,遇上她二人端着茶盏正向这边走来,本不想打扰殿下和谢大人,谁知这丫鬟连路都走不稳,一个不注意绊了一下,热茶全都洒了出来,将臣妾的鞋面都弄脏了。”

“有这等事?”大皇子面色阴沉,疑惑地看过去,见她鞋面上真有一块未干的水渍,终于信了几分,但又觉得蹊跷。

他身边这些伺候的丫鬟侍从,都经过精挑细选,不说完全不出差错,也不可能如她口中一般毛手毛脚。

那婢女听着他们的对话,腿一软,神色凄惶地跪伏在地上,口中叫道:“殿下,奴婢冤枉……”

“我亲眼所见,还能冤枉了你?”大皇子妃直接打断了她,柳眉一竖,走到织玉身边,握着她的手腕将她的举至胸前,展示给大皇子看,“殿下您瞧,这位妹妹的手都被烫着了,不仅如此,她的衣裳也被打湿了。”

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集中到织玉的手上,果然见她手背上红了一片,与纤细莹白的十指一对比,显得触目惊心。

而她宽大的衣袍上,似乎也有大片暗色水迹,只是因为衣袍颜色本就灰暗,需要仔细分辨才能瞧得出来。

大皇子立刻黑了脸,谢砚的人在他府上受了伤,说出去实在叫他面上无光。

他又瞥了一眼织玉的手背,忽地愣了一下,大皇子妃握着她的手腕似乎握得很紧,她一直在试图往回缩,一来一回间,衣袖滑落至小臂中间,露出芊芊皓腕以及延伸而下半遮半掩的玉色风光。

大皇子妃正等着他发怒,半晌却什么也没听见,不由疑惑地望过去,正看见他眼神中的暗色,心里一惊,正要细看,他已经目含警告地看向自己,声音喑涩:“既然如此,皇妃你带她去上药吧,顺便换身衣服,你们身形差不多,正好你之前做了许多新衣服,挑件合适的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