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玉(282)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第114章 往事

夜色渐深, 游玩的人群依旧没有散去,街市的喧嚣远远传来,楼上却又恢复了静谧。

织玉不知何时有人上来过, 当她从激烈的亲吻中回过神来时,空旷的房间中多了一张几案,案上摆上了美酒和佳肴, 案下铺上了两张软榻, 角落里又多放了几盏宫灯, 让整个房间更加明亮, 还有取暖的炭火,驱散了冬夜的寒凉。

织玉坐在软榻上,背后的墙上是另一幅画, 画的是春日狩猎时的场景, 一匹骏马在画的右边,身着锦衫的女子骑在马上,手持弓箭,画的左边有小鹿和兔子, 一支箭矢插在地上,似乎是射歪了。

织玉是无意间注意到这幅画的, 她原本以为这是楼上本就有的装饰, 却觉得画上的女子有些眼熟, 左看右看, 忽然想到, “这是秦晴?”

秦昀倒了一杯酒, 轻轻转动酒杯, “终于瞧出来了?”

看着他毫不意外的样子, 织玉有了猜测, “这些都是你画的吗?”

秦昀颔首,修长的手指将酒杯推到她的面前,“喝吗,齐都有名的华胥酒。”

华胥酒,顾名思义,就是传说喝了能让人做梦的酒,而且做的都是美梦,因为酿酒的材料只在南齐生长,在魏彦价值千金。

织玉曾听闻此酒之名,有些好奇,她不喜饮酒,酒量也不大行,一向对酒敬而远之,此刻听说这是华胥酒,也忍不住想要尝一口。

她轻轻抿了一口,酒香四溢,入口醇厚,甚至有些香甜,与她想象中的大不相同,却并不讨厌,于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还想再来一杯时,秦昀摇了摇头,“别喝醉了。”

她乖巧地点了点头,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酒杯,又将注意力移回画上,“这是什么时候画的?”

秦昀淡淡扫了一眼,就着她的杯子倒了一杯饮下,“她嫁人那一年。”

织玉惊讶地啊了一声,转过头来,挪到他身边,靠在他的身上,“能告诉我以前的事情吗?”

秦晴曾说过他在越郡的往事,可是一提到齐都,就连她也不甚清楚了,织玉所能知道的,也就外界传闻中的他,可是其中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呢?

他们即将成为真正的夫妻,在这个也许充满年少回忆的什么地方,她想要知道了解他的过去。

“以前的事情——”秦昀慢悠悠地说道,不知是在思索还是卖关子,“你听阿晴说了多少?”

织玉将秦晴告诉她的那些儿时的往事复述了一遍,不料秦昀听完,竟大笑起来,意味深长地说:“难怪那天你格外的主动,原来是因为同情。”

织玉赧然,轻轻推了他一下,“我哪有……”

秦昀握住她的手,“阿晴关心则乱,我在越郡的部族里,哪有她说的那么惨,倒不如说,是他们比较惨吧,一个个不服气,被我狠狠揍了一顿。”

此前他一直在自己面前装文弱,后来也鲜少亲自动手,织玉有点儿想象不出来他年幼时和人打架的场景,而且还把对方打的鼻青脸肿?

不过他绝对不会只让自己吃亏,这一点她很相信。而且,织玉敏锐地发现,他并没有否认父亲的不喜和母亲的冷漠,看来这两点是板上钉钉的。

织玉窝在他的怀中,听他继续说:“婚礼的时候他们也会到,过几天再介绍你认识他们,百越信奉武力,他们一定也会对你尊敬有加。”

织玉笑道:“难道我还要和他们打一场?”

“你肯,我还不乐意。”秦昀打趣道,说完,又正经起来,“这么说来,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来齐都了,这就不多说了,直接说在齐都的事情吧。”

织玉坐了起来,期待地看着他。

秦昀摸了摸她的头,“不是什么有趣的故事。”

这是一个少年背井离乡的故事。

从一开始,故事的基调就注定了不会明快,他的伯父是南齐最有权势的人,却恨不能杀了他,他的堂兄骄傲自满,容不得有人风头能盖过自己,常与他为敌。

秦昀刚到齐都时,并非不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父亲曾经直截了当地说,他去齐都不是去游学的,而是去当质子的,他要韬光养晦,要尽量低调。

可是对于一个年少轻狂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来说,做到这一点是何其的难。

越郡民风彪悍,山林众多,山人为活命常需要与野兽搏斗,因此尚武,齐都却地处江南,吴侬软语,烟柳画桥,最是奢靡精致之所,时人也尚文而轻武。

初到齐都,一堆的规矩讲究,是他在越郡所不需要遵守的,其中闹了多少笑话又引来多少非议他已经记不清。

唯记得刚到学宫之时,曾无意间听到表面恭敬的同窗说越郡不愧是蛮夷之地,连皇室贵胄去了那里,也染了一身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