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玉(131)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玉带桥正如其名字,就像横在静月河上的一条玉带,它位于静月河的最窄处,桥下水流湍急,河水不断拍打着桥下的拱柱。

玉带桥拱形的最高点,两侧护栏上雕刻着避水兽,石柱上雕刻着巴掌大的乌龟像,龟壳上的纹路已经被抹平,在夜色之中发亮。

“看来此地常有水患。”

河水之上夜风微凉,在岸边还不觉得,桥上却格外明显,夜风拂动谢砚的衣袍,他对着护栏上的装饰喟叹道。

织玉却抬头望着静月河的上游,两岸的灯火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仿佛永远也看不到尽头,本该在黑夜中乌沉黯淡的河水倒映着流光溢彩的灯火与星光,显得壮丽奇幻,仿佛是天上的银河在凡间流淌。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说此处是观赏烟花的最佳位置,极目望去,河道由窄到宽,呈现漏斗状,从一线变成一片汪洋,两侧除了一座塔楼,都是低矮的民居商铺,视野开阔非是别处可比。

当烟花绽放之时,刹那的绚丽与永恒的天地山水短暂交汇,将是多么震撼而又美丽的景象。

只是这样看着,便油然而生天地之大人类浩渺的感情。

她突然有些后悔刚才没有到桥上来,桥下虽没有那么拥挤,终究还是被遮挡了一部分视线,只有在此处,才能真正体会到那样的景象。

这时,两人交握的手上,谢砚忽然捏了捏她的指尖,她正要询问,忽听耳畔传来几声“咻咻”的声音,在静谧的静月河上空响起,引得人不由抬头去看。

那声音直冲云霄,最终变为砰的声音,在空中化成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是烟花。

织玉呆呆地望着一朵一朵烟花在半空中怒放华彩,难以置信方才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突然变为了现实,今天第二次觉得自己仿佛是在梦中。

这一次的烟花,相较于之前更加密集,但也更加短暂,当许多人还怔愣之时,已然结束,再想要赶到这边来观看,却也已经来不及,只能看见两个风姿卓越的身影站在桥头,依偎在一起。

“怎么回事,没听说要放两回烟花啊?”

当一切又归于平静之后,人们窃窃私语,迷惑不已,但织玉却抬头看着青年精致秀挺的侧脸,口吻中没有任何疑问:“公子,这是你的手笔。”

谢砚没有看她,望着或近或远的人群,微笑道:“我只是请他们帮了一个小小的忙,将备用的烟花也点燃了。”

“我很喜欢,谢谢你。”她没有问理由,理由显然是昭然若揭的,这是为她而放的。

这还是她头一次如此认真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谢砚不禁觉得有点儿意外,感叹自己的一番安排总算没有白费之余,又忍不住调侃道:“只是口头上说说吗?”

花灯的灯光照耀之下,织玉的脸渐渐染上绯色,她不由得想到刚才他低下头来时的眼神,如何不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甚至手上的温度也在提醒着她,他想要的是什么。

她几乎就要不管不顾了,微微仰着头,正要踮起脚尖,却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个头戴帏帽的妇人,手抱食盒从旁边经过,突然脚一崴,往织玉身上撞了过去。

妇人的动作逃不过织玉的眼睛,她从旖旎的氛围中脱离,眉心微皱。

难道又是刺客?

织玉拉着谢砚躲开,妇人躲闪不及撞到栏杆上,发出一声闷哼,而后却像有人追赶似的,一声不吭地匆匆离去。

谢砚看着妇人离去的背影,他一开始也和织玉做出了同样的判断,这妇人也许是个刺客,可是很快发现,虽然行为怪异,可是这妇人不会武功,也没有实际做出什么事情。

正沉思间,有人拉了拉他的袖子。

他低头一看,织玉的神情有些恍惚,“我们离开这里吧。”

***

月亮自地平线慢慢爬升,路过枝头屋檐,落在东南的天空之上,月晕忽然出现,明亮的弯月像是被蒙住了一层薄纱,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起来。

河水越过玉带桥下的窄道,河道又渐渐变宽,水流趋于平缓。

一切静谧与美好转瞬即逝,织玉拉着谢砚在月鹿的大街小巷中穿行,越走越快,几乎快要跑了起来。

刚刚那个妇人,是她认识的人。

那人姓虞,是温家服侍温二夫人的仆人,不知道名字,只知道大家都唤她三娘。

虞三娘平日里待人和善,从不与人争吵,又时常帮助那些刚进府的小丫鬟,因此在温家人缘极好。

织玉曾经与她接触过几次,的确和传闻中一般温柔,除此之外就再没了更深的了解,要不是刚才她出了声,织玉还认不出她。

织玉没想到,这一回,她会帮自己这么大一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