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此湖每到酉时就会升起雾气,缭绕于湖上,好似人间仙境。
那人到了湖边,一看天色正好是酉时,发现果然有一层薄雾,只是周围都是杂草,一点儿也不像人间仙境,倒像是……
“真是个杀人埋尸的好地方。”那人感叹。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就在湖面上,有一个地方,水竟然是红色的。
他往前走了两步,站在更靠近湖边的地方,远眺了一下,确认果然有个人之后,快速解下了蓑衣斗笠,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湖水中。
这具身躯是冰冷的,脸上没有一丝血气,嘴唇也是泛白的,只有微微起伏的胸部,才证明她还活着。
他将她平放到岸边的草丛上,手指急点了几下,她便咳出几口水来。
他的目光下移,刚才只顾着救人没有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妙龄女子,只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白色的外衣,外衣上有很多划破的口子,露出了白皙的肌肤。而且这衣服在水里一泡,紧紧地贴在了身上,将女子的曲线展露无遗。
这女子显然就是掉下悬崖的织玉。
他见她这副样子,却是眉头一皱,眼中毫无别的想法,只是探了探她的鼻息。
气若游丝,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这边这边,快来。”忽然有小孩子的清脆而焦急的声音响起。
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拨开杂草,黑葡萄一样的眼睛忽闪忽闪,瞧见这一幕,呀了一声。
“在哪里?”从她身后冒出一大群农家打扮的男男女女,看到那人,立刻警惕起来,“你是什么人?”
那人低着头并不理会,沉声说道:“来一个人,给她止血,我来拔箭。”
众人一愣,连忙仔细一看,才发现躺在地上的女子身上伤口多得可怕,甚至左肩上还插着一只断了的箭。
话音未落,小姑娘已经冲上前来,轻点几下暂时止住了织玉的伤口流血,那人则顺势用力将断箭拔了出来,然后又往伤口上敷了止血散。
做完这些,察觉到织玉的呼吸平稳了一些,那人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前是个衣不蔽体的女子。
他轻咳了一声,对小姑娘说:“能帮忙去找件干净衣服来吗?”
“我这有。”身后一个农妇高声喊道,上前来将衣服裹在织玉身上,起身时不禁看向那人,回去时竟是红着一张脸。
众人见了,啧啧称奇道:“赵家婆娘,你娃都生了三个了,咋还会脸红呢?”
这时,从众人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不可无礼。”
这个声音一响起,众人立刻噤了声,自动向两边分开一条道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从中走出。
那人也站了起来,湿透了的布衣不断向下滴着水,他却浑然不觉,一双桃花眼郑重地看向老人,分明是闯入村庄的外来者,却反而最气定神闲,在他的气势之下,村民们倒觉得自己才是不属于这里的人。
夕阳沉入山谷,余辉洒在湖面上,掩盖住愈发浅淡的血色。
老人拄着拐杖,身形清瘦,行动似乎颇为艰难,时不时地咳嗽两声,脸上也没有多少精神,一双浑浊的眼睛无神地看着他,又看了看躺在地上毫无血色的织玉。
“村子里有大夫,先将她带回去吧。”
小姑娘一直蹲在织玉旁边,轻轻握着她的手,时不时用白嫩的手掌去探她额头的温度。
她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很清晰,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成熟,“不能再耽搁了,这个姐姐她现在很烫。”
众人神色一凛,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于是也顾不得那人的目的了,连忙让拿衣服来的农妇将织玉抱回了村子。
就在众人着急忙慌地找大夫时,小姑娘扶着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在最后,转头一看那人还站在原地,看了一眼老人,大着胆子说:“你要跟我们一起过来吗?”
小姑娘想,虽然大家似乎都不愿意让外人进村,但是他救了那个姐姐,看起来不像是坏人的样子。
那人轻轻笑了一下,桃花眼微微上扬。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却又忍不住偷偷看他,心里想,他笑起来真好看啊。
老人将他们的举动看在眼里,暗暗叹气,轻轻拍了拍小姑娘的头说:“萱儿,你先回去。”
小姑娘点点头,向村子的方向走去,消失在转角的草丛。
这时,周围再没有了多余的人,那人郑重地向老人作了一揖,“许老。”
许老叹息一声,向旁边迈出一步,不愿接受他这一揖,“老夫如今只是一届草民,受不起这一揖。”
那人垂眸道:“教导之恩不敢忘,无论何时您都受得起。”
许老看着他,眼神逐渐变得清明:“那你如今,是以学生的身份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