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年半载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今越爽快同意。
徐端把她送上车,自己绕到驾驶位,正准备上车的时候,忽然迎面走来一个白胖子,“今越等一下。”
刘进步这两年日子好过起来,饭菜的油水更足之后,他是越来越胖了,稍微走快些都喘得不行:“呼呼……今越,累死我了,你等……等一下,呼——”
“不着急,刘哥慢慢说,是防疫站出什么事了吗?”
“是有个老头,他说他姓王,是山河省省医院血液科的大夫,他带着他老伴儿来找你看病。”
哦豁,这不就是两个月前给她登报道歉的老王头嘛!
舒今越果然停下脚步,“有没有说是什么情况?”
“天天发烧,已经烧整整一年了。”
“烧到多少度?”
“平均在39—41度之间。”这不是简单的普通的发热,而是妥妥的高热啊。
“按理来说这么高的体温,早就多器官衰竭了……可那老太太居然还神志清楚,对答如流,你说奇怪不奇怪?”
好家伙,这样的高热居然能持续一年,且人还能清醒着,堪称医学奇迹啊!
第127章
舒今越一下子来了兴致, 想跟着刘进步去防疫站,被徐端拦下了。
他对这个老王头很有芥蒂,哪怕他已经公开道歉了, 但他总觉得他不好相处,不想今越跟这种人浪费精力。
但不让今越看病也不行,他想了想,“你先回诊室待着, 戴个口罩,做好防护, 我去接他们过来。”
今越一想也是, 自己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这种说不清什么原因高热的, 不能排除传染性疾病, 孕妇可是易感人群。
她转回诊室, 赵婉秋和齐佩兰都还在, 等着舒立农和齐立新来送午饭。
今越找出一个多层纱布口罩,戴上, 又穿上白大褂, 戴上帽子, 再把诊室的门窗都打开, 待会儿好透气。
随即, 王老头和他的老伴儿就来了, 一进门,俩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一会儿看那些整齐划一的红木小抽屉,都是装中药的,少说有二三百个;一会儿又看那一间间各具特色、窗明几净、古色古香的诊室;看着看着又遇到几个穿着打扮都很体面的年轻女同志从楼上下来, 说说笑笑……
王老头顿了顿,心说自己还是小看舒医生了。自从刊登道歉信后,他又悄悄找石学海了解过舒今越的情况,知道她年纪轻,在防疫站工作,同时还被允许破格在外面开诊所,两边干活。
“你看吧,来之前你还说舒医生的诊所顶多就是小作坊,你看看这叫小作坊?”他身边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腰板挺直,身形瘦削,虽然穿着厚重的棉衣,但十分整齐,一点褶皱也没有,脖子上还围着一块彩色的丝巾,一看就很有气质的知识分子老太太。
“我这也是找人打听的,石学海自己也没来过。”老王头心里不服气,但老伴儿的话就是圣旨,他不敢反驳。
俩人说着,来到今越诊室门口,徐端已经准备好两个口罩,让他们戴上再进去。
舒今越有点好笑,这徐端也太小心了吧。
“是我们疏忽了,确实该戴上才对。”老王头声音很冷,但戴口罩的速度却非常快。
而王老太的速度也很快……舒今越眯了眯眼,不仅快,还戴得非常之规范,非常之完美,把口和鼻同时遮盖得严严实实,口罩紧贴面部,一丝不漏。
甚至,今越总感觉她的动作比自己还娴熟,似乎是她一直戴了很多年似的。
而事实也是如此——
“舒医生你好,我是老王的老伴儿,以前是一名法医,跟你和老王也算同行。”
原来是法医啊,难怪!
“阿姨您好,进来坐吧。”
刚才没戴口罩的时候,今越就注意观察她的脸,肤色有点青灰,一看就是久病重病的样子;双眼无水,正常成年人的眼睛虽然也不会像小孩一样水汪汪的,但至少里头是有“水”的,不像她这样干涸,仿佛眼珠子转动都很困难。
走路姿势来看,短短几步路的距离,她却走了比普通人长两倍的时间,似乎每一步都是十分的艰难,再看瘦削程度,也是严重疾病晚期的表现了。
除了说话还稍微有点中气,面诊完全就是久病重病之人,甚至用赵婉秋的话说,她印堂发黑,已经是预后不太好的面色了。
“舒医生别看她还能正常说话,其实她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连一个热水瓶都提不起来。”
“就你多嘴,我自己会说。”老太太嗔了老王头一眼,又转向舒今越,缓缓道:“我这病比较复杂,也看过好些地方,加上我年纪也大了,不想折腾,但老王说他这次去京市开会,遇到一位很厉害的青年中医,我就想着,要不来试试吧?于是我俩一拍即合,三天前坐上火车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