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的妹妹回来了(694)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学中医的都知道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的地位自不必说,但真正能学进去的人并不多,因为它字多、晦涩难懂,读起来枯燥乏味到极点,今越刚开始读第一遍的时候,最多只能连续读十分钟,再多一分钟就要打瞌睡那种,断断续续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看完一遍。

然后,她发誓,她再也不想看第二遍了。

她这种事业心重的人都不想再看第二遍,但齐佩兰却能看了一遍又一遍,今越除了佩服,已经找不出别的形容词了。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爱学习,爱钻研,手札到了她手里,她肯定能把它吃透,钻研透,把价值发挥到最大。

“说实在的,我看了这么长时间,也看了两遍,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懂,可能齐焕新也有自己的独到的地方吧,或许只有齐家人自己才能看懂。”

齐焕新可能不是今越欣赏的好父亲,好男人,但他在专业上确实无可指摘,是个好中医。

徐端却摇头,“齐焕新也不是好中医。”

“怎么说?”

“以我一个外行人的眼光看,一名好的中医,不仅仅是要看好病,还要肩负责任,能把这门古老的学科发扬出去,甚至作为齐氏中医一门的掌门人,他应该要在自己还清醒的时候选定一名或者几名传承人。”

今越心头一跳,是啊,这就是齐氏医学流派落寞的真正原因。

齐家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烈了,既不想把医书教给外人,又不想传给闺女,结果就这么传着传着没了音讯。

第二天早上,今越刚到诊所,齐家母子俩就到了,今越正式给齐立新用上青黄散,并且把他以前的检查结果留下备份。

今越还有别的事,中午看完病就回家了。齐家母子俩在诊所里待了一会儿,齐立新看了母亲一眼,小声问小曹:“同志,你们门口贴着的招聘中医科大夫,现在还招吗?”

“招啊,一直都在招,但总没招到。”有的是赵婉秋聊了几句,试岗两天就没要了,因为医术非常一般吹牛倒是挺厉害,奔着出名来的。

当然,也有别的有真本事的中医来问过,但一听里头坐诊的是上过报纸的舒今越,人家想想就走了。

大概觉得有她在的地方,其他医生都得坐冷板凳吧。

于是,在赵婉秋和齐家母子俩聊了半小时之后,今越诊所又正式多了一名中医,为了方便上班,母子俩还想在附近租个房子。

“我倒是想说不用花那钱,直接去你金鱼胡同的房子里住吧,后来一想不太合适,就没提。”赵婉秋刚到家,正在卷袖子,准备洗手吃饭。

今越倒是不意外齐佩兰最终选择留下,“就是不知道她每天上下班方不方便?”

“放心吧,早晚齐立新都会来接送她,对了你知道这小伙子还想干嘛吗?”

原来,他自从见识到胡荣胜的手拿把掐功夫之后,就问他能不能跟着他学习,还说想拜他为师。

“胡荣胜本来也没有那些老封建的什么门派之见,当场考教他几个问题,看了他的抓药辨药功夫后就答应了,我寻思着先看他几天表现,要是表现不错的话就给他适当的开点工资,毕竟他现在需要补充营养,买肉啥的也需要钱。”

今越点头,齐佩兰母子俩自力更生,她很钦佩。

“别让他太累,适当的活动活动就行。”

“肯定的,你就放心吧。”

母女俩又聊了一会儿,今越打个哈欠,最近总感觉累累的。

赵婉秋见今越压根没往那方面想,她只能主动道:“你没给自己把把脉?”

“把了,没怀。”备孕后一旦意识到自己容易疲劳后,今越就给自己把脉,这一次同样是没怀。当然,例假也挺准时的,刚开始那几天她还有点高兴,以为是怀上了。

“你们也备孕挺长时间了,都快一年了吧,要不要去检查一下?”

“哎呀妈,你自己都是医生,这么短时间怀不上也是正常的,你以后可别再说,也别问了。”明明她自己不着急的,可大嫂二嫂和老妈,每次一看见她用卫生巾,那眼神里的失望就挺明显的。

她也搞不懂,怎么备孕这件事,全家人都这么上心,其他人比她这当事人还着急,至于吗?

赵婉秋也怪难为情,“行行行,我不问了,随便你们,我只是说小徐年纪也不小了,你们还是尽快吧。”

“男人怕啥,齐焕新六十多岁还能生孩子呢。”

“小徐又不是那种老不正经的人,诶你说齐焕新也真是,年轻时候该结婚不结,人到中年还一口气娶三个,六十多还在生孩子,可真是……晚节不保。”

今越嗤笑一声,“得了吧,说得就像女人把他拉下神坛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