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今越和徐文丽对视一眼,说不定不用多久就能喝喜酒了?
正说着,后院的李大妈就阴阳怪气的来到门口,“哟,文丽还在这儿呢,还不去给你家文明送牢饭?”
大年三十的,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就她自己孤家寡人,谁家最热闹,她就最不爽,总想刺几句。
“文明不用我送饭,他在学习班吃得可好了,你家小李哥不回来陪您过年吗?您都大半年没见过小孙子了吧?会不会下次见面的时候孩子叫您姥姥啊?”
李大妈一口老血来到嗓子眼,徐文丽这死妮子,怎么嘴巴也这么毒,都是被舒老二给传染的!
“哼,你就得意吧,无业游民都做劳改犯去了,过年都回不来,你就一个人哭吧。”
“谁说我回不来?”忽然,门口传来一把熟悉的声音,徐文丽眼睛一红,扑上去抱着他脖子。
新剃的头发,新刮的胡子,皮肤比以前白了一丢丢,人也瘦了一点,精神却一点也不差。
“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你再不回来我都要被坏老太婆欺负死了呜呜……”
舒今越:“……”喂喂喂,我们还在呢!
李大妈是又气又臊,她没想到小年轻这么“不要脸”,她守寡这么多年,又没有颐养天年的条件,心里多少有些想法,最见不得这个,赶紧骂骂咧咧走了。
前面老屋听见舒文明的声音,全都赶过来,拉着舒文明上看下看,问他在里面过得好不好,冷不冷,饿不饿,又问想吃啥,先给他做,倒是谁也没责怪他。
舒家人就是这点好,已经犯的错,发生的事,大家长不会太过责怪,他们只关心孩子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舒文明点点头,“我饿了,辛苦阿姨给我热碗饭菜,有什么吃什么就行。”
近一个月没见,舒文明好像又成熟了一点,说话都沉稳多了。
舒文晏拍拍他肩膀,“回来就好,以后都好好的。”
舒文明没吭声,看向徐端,“谢谢你,我以后就叫你名字吧。”叫徐同志怪生分的。
两个男人的眼神在空气中对上,又若无其事的移开,似乎是达成了某种协议,一个只有他俩知道的秘密开始生效一般。
舒今越忙着出去买炮仗,没注意这茬,本来只买了三挂过年放的,现在要专门为二哥的平安归来再多放一挂,钱春花还专门送了一把她妈去山上采的艾叶过来。
赵婉秋把艾叶放在盆里烧上,炮仗噼里啪啦一放,让舒文明从火盆上跨过,嘴里念着晦气全没了,全没了,来年平安顺遂,健健康康。
其它大院的人听见炮仗声,有人惊奇,“我去,这么早就做好年夜饭了?”
大家都喜欢比“早”,年夜饭一做好就放炮仗,谁家先传来炮仗声谁家就吃得早。
“听着是16号院的。”
“我看见放炮仗是的舒文晏。”
“老舒家?他们家历来不是最晚的吗?”
“这两年还行,前头十几年那都是垫底到最后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老舒家这几年是不一样咯,也不知道咋过的,这日子就起来了。”
牛大妈不爱听啊,她到现在还记恨赵婉秋母女俩不给她闺女介绍个干部对象呢,撇撇嘴道:“得了吧,起来啥呀,都是干投机倒把挣的黑心钱,舒老二至今还在大牢里蹲着呢,大三十儿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一口饱饭,早就瘦得皮包骨了吧?”
说完,她准备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附和,谁知大家却一个个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她,扭头一瞅——
正在蹲大牢的舒文明姿态悠闲的,摇晃着他那标志性的步子,精精神神,干干净净的走来了!还用那双标志性的单眼皮,发射出标志性的精光,里面是熟悉的看不起和懒得搭理,你谁啊。
和李大妈一样,每一次正面交锋她都讨不了好,牛大妈心头一跳,立马说家里还炖着肉,溜啦。
其他人倒是不尴尬,毕竟他们可没说文明坏话,还有几个年轻人走过来主动跟他打招呼,递上一根纸烟,“回来了?”
“嗯。”
大家发现,舒老二这次回来好像哪里不一样了,但说不上来,他好声好气的说话,也没人去触霉头,几个年轻人在青石板路上,一直聊到自家人出来放炮仗,才各自回家。
今年舒家的年夜饭丰富到令人难以置信,光荤菜就有六个,红烧大肘子,糖醋小里脊,清炖老母鸡,酸菜煮鱼,凉拌猪皮冻,还有徐端拎来的一整只烤鸭,上锅蒸了一下,热气腾腾的。
更别说几个素菜和冷盘热汤,三张炕桌拼一起都摆不下!
徐端拎来两瓶茅台酒,舒文晏拎来的则是西凤酒,但舒老师也没厚此薄彼,凡是拎来的都打开,一人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