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什么都没说,简单聊了两句,坐在床旁,捉起老太太的左手,凝神把脉。
总体来说,脉象与杨正康口述的症状基本吻合,自己的诊断没错,但丸剂的效果来得慢,亲眼见着老太太病到这个程度,她等不及,直接给开了个六味地黄汤与补肺汤的合方,又随症加减几味药,让杨家人赶紧抓来吃了看。
一直到走出省医院大门,赵婉秋才敢大口喘气,“吓死个人,这些人可不是……”
“慎言。”舒老师紧绷的面皮也放松下来,“今越有几分把握?”
“十分。”
“这么确定?”
今越胡编,说自己在乡下遇到过一模一样的病情,反正老两口不懂,好忽悠。
回到柳叶胡同,整个十六号院都在议论舒家来了大领导,舒今越被大领导请去省医院给人看病的事。
“舒老师说今越会看病,我还以为他吹牛呢。”
“可不是,今越那种小草包,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信。”
“今儿去看的可不是普通感冒,是很多大专家都看不好的怪病!”
“你们还真别说,昨儿给李大妈解农药毒那招就是她提出来的,说不定真会呢。”
“拉倒吧,那也就是李大妈喝的肥皂水,要真喝农药,我看她也没办法。”
“中医讲究个祖传,老舒家老赵家晚上数三代都没会这个的,她顶多就是在乡下学了几招,现学现卖罢了,你们还当真?”
“……”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着,一家三口回到大门口,大家齐齐打住,赵大妈忙问那位大领导的老妈情况怎么样,严不严重,其他看热闹的则是让今越帮忙看看,这个说我头疼,那个说我拉肚子,都让今越给说说是什么病,要吃什么药。
总之,还是看热闹的多,信的少。
不过没关系,今越知道,最多三天,杨老太太那边肯定会有消息……
第16章
果然,汤药的效果就是比丸药来得快,第二天中午,今越家刚吃过中饭,杨正康就亲自找上门来。
“小舒同志,好消息啊,好消息!”
“我母亲昨天刚喝了三次你的药,今早喷嚏就没怎么打了,只偶尔还冒出两声,刚中午还说想吃馒头,她都好几天吃不下一口东西了。”
再稳重的人,此时也忍不住激动,“我真是后悔啊,早该听她老人家的,早早来找你,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今越笑笑,心说要是早点来找她,他还真不一定愿意让杨母吃她的药。
说得不厚道些,要不是其他人都束手无策,她也轮不着这个死马当活马医的机会。
“还请小舒同志再跟我走一趟,我母亲年纪大了,实在是不方便来回奔波。”他顿了顿,“大恩不言谢,如果有我杨某人帮得上忙的地方,你们尽管开口。”
今越心头一跳,有个想法蠢蠢欲动,一时间怕不开口错过机会,又怕开口太早,让人觉得急功近利。
眼看着今越又被小轿车走了,大院众人目瞪口呆。
“这……舒老师,真是你家今越把人治好了?”
“那可是省医院专家都没办法的怪病啊……”
“我没看错吧,刚才来的还是昨天那大领导!”
“哎哟喂,昨儿今越让我买啥药来着,我马上去!”
赵大妈嗤笑一声,“呸,昨儿是谁说今越现学现卖,有种现在也别吃啊。”
……
不用半天,舒今越会看病的消息就不胫而走,甭管见没见过的,都把昨天的事传得神乎其神,今越回到家的时候真是哭笑不得。
她发誓,杨老太太的病症真的不算疑难杂症!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舒家来了个不速之客。
天寒地冻的,男人居然只穿白衬衣,隐约能看见里面的红色背心,“小苏出来一下。”
舒家人刚准备吃晚饭,徐端站在舒家窗外。
屋里屋外,唯一能跟姓苏的沾上关系的就只有舒今越。可他们又不熟,满打满算才见过两次面,大晚上的,他让她出去,她就得出去吗?
她才不要出去。
而徐端似乎很有耐心,她不出去,他也不走。
屋里屋外是尴尬的沉默,最终还是赵婉秋不敢得罪这粗大腿,招呼他进屋坐,让舒老师去拿碗筷,要让他坐下一块吃。
今晚,他们难得的改善伙食,疙瘩汤里加了西红柿,还打了俩鸡蛋,撒上葱花,扒点辣椒油,喜欢吃酸的加几滴醋,舒文明就着蒜瓣,吃得呼啦香。
今越一看锅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疙瘩汤了,不想老两口“牺牲”他们的口粮给外人吃,这才不情不愿起身,来到屋檐下。
她虽然穿得多,但刚从暖融融的炕上下来,还是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不动声色挡在风口上,第一句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