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端点点头,帮她拉开副驾位的车门,俩人来到市医院的时候,正好听见张珍的声音。
“蒋叔您别跟我见外,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您只管吩咐。”
“行,你科室里事情多,先忙去吧。”
张珍今早才从院长那边知道蒋小虎生病住在她们医院的事,后来忙着上手术一直没时间过来,现在也是刚下一台手术,她抽中午吃饭的空档赶紧过来看看。
刚要出门,徐端和舒今越赶到,他俩一起过来,她还有点意外。
“大嫂。”徐端冲她点点头,向老爷子介绍今越的身份。
蒋老爷子也很意外,他以为能被杨正康请去看病的“小姑娘”就是再年轻吧,至少也该是二十来三十岁,怎么是这么小的,恐怕还没二十岁。
“今越,这位是蒋老爷子,你叫他蒋伯伯就行。”
“蒋伯伯您好。”舒今越虽然不知道他的身份,但看气质不同于一般人,门口还有身姿挺拔的战士。
“我能先看看孩子的病历和检查单吗?”
张珍还没走,直接把一沓纸质资料递给她,“正好,我也听听,长长见识。”
舒今越有点不好意思,在张珍这样的外科女强人面前,“我就是班门弄斧,张阿姨您就别臊我了。”
说着,她迅速翻开病历,跟徐端说的一模一样,无论是发病经过、诊治过程都一样。而今越的重点在入院后的治疗过程,基础的物理降温就不提了,药物降温青霉素、扑热息痛、病毒灵、银黄片都用过了,甚至连强的松也上了,体温还是控制不好。
这时代能用的退烧手段基本都用尽了,热度还是时高时低,今越看了看体温表,各个时间点的温度已经连成曲线,也看不出什么规律。
今越想了想,亲自找来体温表给孩子量了一下,更高,居然测出42.4度!孩子一张小脸都成火炉了,难怪会抽搐惊厥,孩子大脑都要烧坏了!
“单看检查单子,我也看不出什么,我的建议是当务之急先降温,等降下来再慢慢查,你们觉得怎么样?”
蒋家父子俩苦笑,整个儿科都是这么跟他们说的,可问题就是降不下来,或者降下来之后稳不住啊。
舒今越把孩子的小手从被窝里拿出来,摸了摸掌心,很烫,再摸脑门、后脖颈、胸腹、脚心都是一样的烫,而这些地方无一不是一层热腾腾的汗液。
她让保姆用干爽的毛巾把汗液擦干净,先把脉。一般比较小的孩子脉气不足,寸关尺三部不清,都是一指总候三部,可偏偏小虎极其不配合,刚把手搭上去他就嚎啕大哭起来,一张小脸红得像要滴血。
舒今越也不好再强行捉他的手,只能通过问诊收集信息。
“孩子叫不叫口渴,喝水多不多?”
“叫的,喝的也多,还说不要温水,要凉水,要吃冰棍儿。”
舒今越没忘记小虎的脸色,刚才凑近还闻见他嘴巴里一股臭味,“大便干不干?”
“很干,已经两天没解了。”
“小便是不是很黄,量很少?”
“啊对对,就是这样。”保姆还补充道,“每天喂那么多水,却没多少小便,他也不肿。”
“那是因为水液都被体内的实热给耗干了,就像烧得滚烫的大铁锅,不把下面的柴火撤掉,加水进去还不够蒸发的。”
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撤掉小虎体内那把火,“蒋大哥,麻烦你去药房买二两石膏熬成水。”
“石膏?糊墙上那个吗?”蒋卫军只觉得好笑,那种白刷刷的东西能降温?
舒今越摇头,“那是工业用石膏粉,我说的是矿物质石膏,是一味中药,你去药房问就知道了。”
蒋老爷子让他快去,“小苏同志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原理。”
张珍也很好奇,“中药石膏我见过,就是一些白色的矿物石头,要说温度也不是冰的,为什么能降温呢?”
今越笑笑,这是一般人的线性思维,觉得热的就要用冰的凉的来解除,“石膏不像酒精和其它退烧贴,不是直接接触皮肤来进行物理降温的,甚至喝石膏水还能喝温热的,喝下去却依然能降温。”
“是啊,常人都知道,发烧怎么还吃热的?”
“其实这就是中医治病的一个思路,给邪气找出路,把通道打开,人体散热的途径无非就是大小便、汗液和呼吸,而石膏水的作用其实就是促进多排尿,多排汗,把热量带出去,倒也不算神奇。”
张珍不是很懂,但她没再问,心说倒是可以看看,幼儿高热在临床上也属于比较难处理的情况,尤其是不明原因的发热,总觉得无处下手,她倒是要看看中医怎么解决。
等了好一会儿,蒋卫军把二两石膏煎的水端来,“怎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