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尽处(16)

作者:商山棠 阅读记录

武岐成摆手:“小尹你太客气,真不用。”

尹霁华摸一摸腕间的白玉菩提,笑意不减:“成,不过先说好,您和两个孩子下礼拜回鹤城之前,可得告诉我一声,到时候我定个地方,为大家饯行。”

武岐成这下不再推辞,带武濯云和连祁道谢,从包里拿出一只手机,一面继续往小寨走,一面和尹霁华交换电话号码。

武濯云和连祁走在后头,听见尹霁华一番谈天说地,突然问道:“记得您只有孙女一个徒弟,这小伙子是……”

“你是说小祁?”武岐成回头扫一眼连祁,难掩自豪:“我去年新收的,是棵顶好的苗子。不怎么喜欢见人,没听说过很正常。”

尹霁华也回头去寻连祁,目光中满是好奇与赞叹。不过十七八,就能得到武老这么高的评价,以后定会大放异彩。

连祁对上尹霁华灼热的眼神,露出一个礼貌的浅笑,聊作回应。没想到师父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他突然有些踌躇,不知道回去之后该如何开口,说明不再学习篆刻的打算。

思量间尹霁华又和武岐成聊起几方珍藏的印石,勾得他当下决定明天去长安一方一趟,逐一仔细品鉴。

两礼拜时间说长不长,转瞬便过去十二天。眼瞧要回鹤城,尹霁华一大早打来电话,说请他们吃饭。这些天他不是邀请三人去长安一方,就是出来陪大家去碑展或碑林研习。不同于平时的爽朗善谈,一旦与印石或碑帖相关,他便很少言语,开口也是几句切中要害。

“爷爷,尹叔叔有说吃什么去吗?”武濯云原本打算今天央爷爷带她和连祁到青龙寺玩,一听有吃的,瞬间被吸引。

“没有,说要给大家一个惊喜。”武岐成笑道,想一想又吩咐濯云:“帮我把刻好的藏书印带上,待会正好给你尹叔叔。”

武濯云应声,从抽屉里取出印章,仔细装进奶白信封包。

昨晚下过暴雨,今天难得凉爽,即便临近正午,阳光也不怎么毒辣。武濯云走出宾馆,一眼望见候在外头的尹霁华。

他冲濯云打过招呼,转身去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二十分钟不到,便带三人走进一家颇为古朴的饭馆。预定的包间在相对清净的二楼,雕花木窗外头一棵翠绿的悬铃木,瞧上去很有生气。

服务员递来四份菜单,转身出去准备茶水。尹霁华打开菜单,为几人介绍:“这家饭馆会做全省的菜,味道都很不错。菜单是由北到南编排的,南边的菜在最后。”

武濯云从未去过省北,目光掠过头一页的葫芦鸡、洋芋擦擦、粉汤牛肉,觉得很是新奇。

选菜的工夫服务员随茶水送来一碟瓜子,一半原味一半奶油。做菜的空档,武濯云和连祁抓几粒瓜子,边吃边听尹霁华和师父闲聊。

不多时,五道菜和米饭陆续上桌。

武濯云夹起一筷山笋炒腊肉送入口中,味道果真不错。山笋鲜脆爽口,腊肉油润有嚼头,再配上一口喷香的米饭,格外满足。

最后上来的是一小盆西红柿鸡蛋汤,家常做法,滴有香油,一碗下肚格外舒服。

从饭馆出来尹霁华正要打车,被武岐成拦下:“这里离碑林不算太远,咱们不如走回去,正好消食。”

“好哇!”尹霁华欣然答应,步行半个钟头的路程,正好能和武老再多聊一会天。

走到开通巷口,武岐成突然想起藏书印的事情,遂让濯云取出印章,接过来交与尹霁华:“记得你说过缺一枚藏书印,我自作主张刻下一方,尹老弟看一看可还喜欢。”

“没想到我随口一说,您竟然……多谢武老……谢谢!”尹霁华双手接过这枚印章,满心的欢喜简直要从眼里溢出来。

“尹老弟不必客气,你我也算投缘,以后常联系。什么时候你来鹤城,提前说一声,放心,我一定好生招待。”武岐成笑道。

尹霁华忙不迭点头,从肩头取下帆布包,拉开拉链,把藏书印收进装有暗扣的小隔袋,从里头拿出三只雕花木匣,依次递与三人。

武濯云接过木匣,打开一瞧,竟是一块上好的寿山月尾绿。连祁的匣子里是一块同样莹润的灰芙蓉石,武岐成的木匣里则是一块田黄石。

三块印石都是尹霁华的心头好,尤其是这块田黄石,油润细腻,呈纯粹的金黄色,称得上长安一方的镇店之宝。

“不行,这我受不起。”武岐成仔细合上木匣,双手递与尹霁华,正色道:“尹老弟,你的好意我心领。说实话,我确实眼馋这块石头,第一次见到就手痒。可它是你心爱的物件,我万不能横刀夺爱。”

武濯云和连祁也已合好匣子,见武岐成开口,忙对视一眼,一齐递出去。

上一篇: 惧她 下一篇: 别慌,是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