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夜尽处(14)

作者:商山棠 阅读记录

这点的确从未考虑,武濯云闻言冷静不少,张一张嘴,却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摇一摇头,算作回应。

“汤汤,你肯定在怪爷爷小题大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谁又能保证身边信赖的人永远不会心生邪念。今天是小祁,明天再有其他老师同学呢?

“爷爷不是批评,只是想提醒你,以后尽量避免和异性在相对私密的空间独处,哪怕是白天,哪怕只是一两个小时。”武岐成说完关掉水龙头,盯住孙女,满眼关切。

“好,多谢爷爷提醒。”武濯云咬唇思索片刻,终是正色应道。

连祁对隔壁的谈话一无所知,坐在沙发继续钻研新买的《物理一点通》,直到师父唤他准备去钟楼玩,这才拎起帆布袋开门出去。

三人一直玩到九点多,从回民街回来,武濯云放下给久久挑的皮影和手链,洗漱之后径直缩进被窝,一觉睡到六点半。闹铃响过一遍,她还想赖床,听见爷爷洗漱的水声,睡意陡然散去大半。

到省博得坐地铁,武濯云跟在爷爷身后,买票、取票、过安检,有样学样,生怕哪一步出错。通过闸机时更是心惊胆战,好在一切顺利。地铁果然极快,不过十多分钟,三人便从小寨站钻出来。

饶是八点刚出头,省博门口已排起长队。武岐成见怪不怪,接过连祁递来的矿泉水,道谢之后喝上几口,从挎包摸出一本苏轼诗集,优哉游哉地读起诗来。

武濯云见状问连祁:“好无聊,可以一起听歌吗?”

连祁点头,垂眸翻出一只小巧的纯黑方形MP3,轻按侧边的开机键,顺手插好耳机,将其中一只送到武濯云手上:“手机待会要拍照,咱们先拿这个听歌。”

武濯云了然,带上耳机,《春江花月夜》悠扬的乐音传来。古筝琵琶合奏的版本,听着格外舒服。

接下来几首也尽是古乐,一曲《良宵引》罢,连祁担心她听得发腻,特地调成随机播放模式,曲风登时多变起来。

听到崔健的《花房姑娘》时,武濯云眼波微动,含笑问他:“师弟你也喜欢崔健呀?”

“嗯,后头七八首都是他的,要听吗?”连祁点头,点亮MP3的屏幕,作势调回顺序播放。

“听!”武濯云忙不迭答应,崔健的歌听完,不觉已排到前头。她摘下耳机还给连祁,准备检票。

这次是晋国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的联合展览,虽说都是拓本,却也不可多得。武濯云和连祁随师父走进展厅,从第一张金文拓片瞧起。

三十余张金文拓片逐一瞧完,武濯云蓦地觉出腹中饥饿。问过连祁才知道已近饭点。

爷爷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退到一旁无人的角落飞速书写起来,显然不能打扰。

她只好揉一揉肚子,望一眼后半部分的碑林展区,心头一喜,抬手指给连祁瞧:“碑林的展品貌似更多,师弟你手机还剩多少电?”

“百分之六十,够用的。”连祁回道,从包里取出一只红豆面包问她:“你饿不饿?先出去吃几口压一压饥,我在这里等师父。”

连祁很少吃甜食,这面包无疑是为爷爷和自己准备的。武濯云接过,道谢后快步来到展厅外头,撕开包装袋,啊呜一口咬下去,松松软软,舌尖登时弥漫起奶香和红豆的甜糯滋味。面包不大,她两下消灭干净,再喝几口橙汁,胃里逐渐妥帖。

回去爷爷又立在晋国展区中间位置的一张拓片前头执笔记录,连祁则在不远处凝神细瞧另一张拓片。武濯云放轻步子过去,发现他瞧的是晋候鸟尊拓片。

晋候鸟尊不仅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更是举国闻名的青铜重器。方才武濯云也仔细观察过它的铭文,线条苍劲,疏密有致,属实与纹饰相得益彰。

没过多久,连祁蓦地打开手机画板,以指代笔,匆忙画下一版墨稿。

最后一笔落成,武岐成恰好过来,扫见略显潦草的墨稿,喜得一拍连祁肩膀,含笑赞道:“这么快就能化为己用,真好!你打算拿什么石头刻它?”

连祁沉吟片刻,开口答道:“这方融有西周金文风骨,与汉印相当,师父送的白芙蓉石正合适。”

“不错!”武岐成点头,笑得愈发开心。

吃完午饭回来,展厅热闹不少。武岐成粗略扫过碑林博物馆的近五十件名碑拓本,同武濯云和连祁说道:“这些相对熟悉,你们随意观摩,我不再逐一讲解。”

两人齐声应下,不多时武濯云身边就只剩连祁一人。

他们一起瞧完前秦广武将军碑的拓本,正要挪去下一处,连祁蓦地听人兴冲冲叫道:“巧得很,小伙子你也在啊!”

上一篇: 惧她 下一篇: 别慌,是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