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姣姣岁欢(9)

作者:元宝儿 阅读记录

那人应该叫这个名字吧。

多年未见,曾经的记忆早已模糊,只唯留年少时那一丁点印象。

离开伽蓝寺,主仆三人并没有急着赶回秦家。

作为姜岁欢要应对的主战场之一,她要提前熟知京城的路线。

今日大雪,路上行人并不多,只有街道两旁的店铺还在这大雪的天气里坚持营业。

午时将近,主仆三人寻了一家饭庄用饭。

吃饱喝足,又在几个主城道上逛了逛。

等三人回去时,天色擦黑,雪也停了。

圣上的旨意一天不下,秦淮景就不是正式的太子。

不是太子,便没资格搬进太子府。

虽然秦淮景还不是太子,也并非一介白丁。

他与萧令仪率将士逼得南楚大军退出边境。

因功勋卓越,一路从昭武尉升至从四品宣威将军。

落脚京城后,朝廷将位于棋盘街街尾的一幢三进三出的大宅院,赏给秦淮景暂居。

正门口的牌匾处挂着“将军府”三个字。

刚进府门,姜岁欢就被陶管家告知,老夫人请她过去一趟。

与阿忍和九儿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露出一抹心照不宣。

想必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正厅内坐着四个人。

秦淮景竟然也在其列。

他脸臭臭的,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

“你还知道回来?”

秦淮景语气很差。

好不容易哄好萧令仪,火急火燎赶回秦府,想狠狠给姜岁欢一顿教训。

却左等右等不见人影,让一大家子坐在这里干瞪眼。

这个女人,让他越来越失望。

姜岁欢并没有理会秦淮景的臭脸,解下斗篷递给九儿,看向居于首位的中年妇人。

“陶管家说,婆婆有要事找我相谈。”

虽然锦衣加身,有发饰点缀,秦淮景的母亲大朱氏还是呈现出了满脸的病态。

第7章 秦家的嘴脸

略懂些医理的人都知道,底子坏了,吃多少补品都无济于事。

看到姜岁欢带着一身冷气进门,大朱氏露出一脸还算和善的笑容。

“岁欢,听说你早早就出了门,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

姜岁欢不疾不徐地走向座椅,轻提裙摆,端坐下去。

“今日初一,起早去伽蓝寺上了炷香,又在京城四处逛了逛,便回得晚些。”

“知道初一十五给佛祖烧香,就该将规矩二字牢记心间。婆婆还没开口赐座,哪有主动坐下的道理?”

说出此言的,是大朱氏的妹妹小朱氏。

半年前,小朱氏夫家所住的县城遭遇一场罕见的洪涝。

那场天灾,导致不少百姓丧命失踪。

小朱氏和女儿方梨九死一生,一路要饭要到了奉安,投奔到姐姐门下赖着不走。

大朱氏右手边的便是方梨,秦淮景的表妹。

模样长得还算周正,就是生了一双不太讨喜的吊角眼,看人时总带着讥俏和嘲讽。

她一旁煽风点火,“依我看,嫂嫂这是提前适应太子妃的身份呢。是吧,表哥?”

秦淮景脸色越来越阴郁。

太子妃?凭她也配!

眼看这母女二人越说越不像话,大朱氏斥责:

“岁欢并非不懂规矩的孩子,许是出门一趟累着了,何况都是一家人。你做长辈的,不要在这些小事上与岁欢计较。”

复又说道:“岁欢,你姨母和表妹都是直性子,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不必挂怀。”

小朱氏白眼一翻,对姐姐两面三刀的行为很是不屑。

姜岁欢与两个婢女进门之前,她还义愤填膺的说,儿媳越来越不懂规矩,初到京城,便顶着风雪往外跑,分明没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这会儿倒是装起了好人。

姜岁欢端起茶壶,慢条斯理地倒了一杯热茶。

无视大朱氏和秦淮景等人注视的目光,手握茶杯,轻轻啜饮。

直到热茶下肚,胃里有了丝丝暖意,才耐着性子看向众人。

“只要不触犯到我的利益,该给的脸面我会给的。”

小幅度地打了个呵欠,姜岁欢毫不介意在外人面前释放强势。

“奔波一天,有些乏了,婆婆有话不妨直说。”

言下之意,别再说废话浪费我时间。

秦淮景心气儿不顺地拔高嗓门,“这就是你为人妻,为人媳该有的规矩?”

姜岁欢面露一丝嘲弄,“不如你来教教我规矩。”

说话的声音虽轻轻柔柔,却字字珠玑,带着挑衅。

秦淮景本就憋了一肚子邪火,见姜岁欢这么不识好歹,想教训她的欲望已经达到最高点。

腾地起身,眼中迸出浓浓的杀意。

阿忍右手按在腰间的位置。

那里藏着一柄短刃,很有一种谁敢轻举妄动,便送他们下地狱的架式。

上一篇: 暴君的菟丝花 下一篇: 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