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凤西爵走得不见了踪影,姜岁欢才抬起食指,碰了碰自己的嘴。
很好,不愧是霸道蛮横的凤西爵,居然把她的唇瓣亲肿了。
虽然只是短暂的分别,当他真的离开时,姜岁欢还是不可避免的对他生出了一丝想念。
好在大家都不是闲人。
凤西爵忙,姜岁欢也忙。
忙着派人寻找四哥,忙着让司辰各处打听消息,忙着让天机阁加速制造兵器的速度。
凤西爵离开的第二天,姜岁欢去了一趟长公主府。
除了喝茶叙旧,还在长公主府和郡王府内布置了一些小机关。
凤西爵离开之前有言在先,此次要去的是边境一带,路途遥远,花费的时间也无法确定。
他不在京城这段日子,最担心的只有三个人,他娘,他皇舅舅,以及他的未来妻子。
皇宫那边守卫森严,陛下的安危暂不用担忧。
姜岁欢自保能力无人可及,无须凤西爵多挂心。
只有长公主居住的府邸有些风险,府内虽有家丁无数,真要遇到强敌闯入,恐怕是最先遭难的那一个。
于是,姜岁欢便在长公主常去的几个房间布置了暗器,并非常有耐心地为长公主讲解。
“这只不起眼的笔洗,便是启动机关的重要物件,有危险人物闯入时,只需这么轻轻一碰,便会有暗器从这里射出。”
“若敌人侥幸躲过暗器,再拉动旁边这个抽屉,机关开启,毒气放出,会让敌人在一息之间陷入昏迷。”
“我之前给长公主配制的解毒丸要随身带着,那解毒丸可解百毒,只要吞下去,便可以紧要关头保住一命。”
第461章 长公主在北齐的过去
看到姜岁欢事无巨细地为自己讲解各个机关的使用方法,长公主听在耳中,暖在心里。
难怪她那从不动凡心,又眼高于顶的儿子会沦陷得这么干脆又彻底。
姜岁欢这个小姑娘,年纪虽轻,却活得比多数人都通透。
她不会用甜言蜜语的方式刻意去讨好谁。
只要被她记挂在心,她自会付之于行动让她在意的那个人感觉到自己被诚心以待。
长公主眼下便是如此。
“岁欢,忙了大半天,快坐下来喝杯清茶休息休息,也陪我好好聊聊天。”
挽着姜岁欢的手,长公主把她拉到身边坐下。
有些懊恼她那个笨蛋儿子,为何没能早一点把这个招人疼的儿媳妇给她娶回家。
“你和爵儿的事情他已经一五一十对我说了,都怪我平时管教不严,他做事才会那么孟浪,差一点就要提着聘礼去你家里提亲了。”
直到现在,长公主心中仍有些后怕。
不敢想象,要是没有她的阻拦,凤西爵风风光光抬着聘礼去姜岁欢那处坐落在玄武大街的宅子里提亲时,会遭来怎样的舆论风评。
姜岁欢知道长公主心中在忌惮什么。
她本人其实是无所谓的。
关起门,过的都是自己的日子,只要别在她面前嚼舌根,那些人爱说什么便说什么。
但长公主处处为她的名声着想,也着实让姜岁欢感到窝心。
“长公主宽心,七哥平日做事便极有分寸,自不会在这些细节方面委屈了我。”
“昨日离京前也与我讲过,我们的婚事,待他忙完手边的公差再说。”
长公主试探地问:“姜家那边,你怎么想?”
姜岁欢很认真地思忖了片刻,“他们若愿意,便当一门远亲走动吧。”
这是姜岁欢到目前为止,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
长公主被逗笑了,“你把姜家当远亲,姜家可未必会如你所愿。”
“听说你母亲因为你断亲的决定一直活在自责中,她也是个糊涂的,放着亲生闺女不去疼爱,偏要去维护一个假货。事到如今才知道追悔莫及,闹得全家人都跟着她一起受牵连。”
曾几何时,长公主很是羡慕过盛婉书拥有过的那段灿烂人生。
自幼出身于钟鼎世家,有疼爱她的父母,照顾她的兄长。
刚刚长大成人,便被京城里出了名的世家公子姜政言娶进家门。
嫁人之后,盛婉书更是一路开挂。
先后生了三儿一女,在夫家站稳主母的位置。
她的丈夫也很给力,专情独爱,府中没有妾室与她争宠,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逍遥快活。
谁能想到,无忧无虑活到四十几岁,却因为抱错了孩子养错了娃,把自己平顺的人生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叹了口气,长公主问:“岁欢,当日贸然断亲的决定,到了今日你可曾后悔?”
姜岁欢果断地摇摇头,“未曾。”
想了想,又问:“莫非长公主希望有朝一日,我以姜家女儿的身份嫁给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