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月是将门虎女,从小就不擅长女红。
让她提剑杀敌没什么难处,做手工,实在是为难她了。
可姜如月又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母亲。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手中都有小花灯,自己家的孩子绝对不能亏待了。
于是,每年春灯节,姜如月都会亲自动手,给孩子们做灯笼。
大哥二哥三哥四哥,拿到的都是随处可见的圆形灯笼。
唯有姜岁欢,每年都能得到姜如月亲自动手做的一只小老虎。
姜岁欢是属虎的,姜如月说,虎宝宝得到的礼物,也必须是一个虎宝宝。
姜如月的小老虎灯做得其实并不精致。
丑丑的,笨笨的,额头处用毛笔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
每到这时,四位兄长就会调侃,为何妹妹得到的是虎宝宝灯,他们得到的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小圆灯?
母亲这样偏心妹妹,他们可是不依的。
姜如月很蛮横的为自己辩解,“谁说你们的灯笼是普普通通的小圆灯,我不是在上面画了你们的鼠相吗。老三,你仔细看看,你是不是一只猪。”
白老三提起手中的灯笼,上面果然画着一只又肥又丑又笨的小黑猪。
对,白老三是属猪的。
思及此处,姜岁欢控制不住地笑了一声。
第339章 不得其法的补偿
沉浸在手工中的盛婉书猛然抬头,看到姜岁欢抱着猫儿就站在不远处。
她手中拿着裁纸刀,微一失神,刀尖划破手指,一股殷红之色渗出了皮肤。
盛婉书低低叫了一声,将扎破的手指放到唇边舔了舔。
姜岁欢也在同一时刻收回了思绪,脸上不经意露出的笑容也被她瞬间收了回去。
转身正要离开时,听到盛婉书在身后唤住她的名字。
“岁欢。”
盛婉书步出凉亭追了过来,手中还提着那只刚刚完工的小老虎灯。
“春灯节就快到了,这只灯笼,是我亲手为你做的。”
“你是虎年出生的孩子,按我大晋历来的传统,每年春灯节,父母都要为孩子做灯笼,保佑孩子在未来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如果你不嫌弃,可以收下这只灯笼吗?”
姜岁欢看着盛婉书递来的这只灯笼,不知怎么的,就与姜如月过去那些年送给自己的灯笼的影子重合了。
仔细一看,都挺丑的,只是丑得各有特色。
下意识地接过灯笼,姜岁欢说:“谢谢。”
这声谢谢,让盛婉书眼中装满了光。
“你喜欢就好,如果嫌这只灯笼丑,我再重新多做几只。往年,春灯节给孩子做灯笼这种事,都是由柳……”
柳嬷嬷三个字,差点被盛婉书说出口。
想到柳嬷嬷当年做的那些缺德事,盛婉书很快意识到,她不该在姜岁欢面前提起这个人。
话锋一转,她笨拙的解释,“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灯笼,做得不是很成功,我会努力改进的。”
盛婉书很认真的在姜岁欢面前寻找话题。
一会儿说府中购置了一批新料子,要亲自带姜岁欢过去挑挑。
一会儿又说珍宝阁的工匠师傅设计一批漂亮的头面,想寻个日子带姜岁欢买几套回来。
“我房中不缺那些东西,多谢夫人好意了。”
姜岁欢愿意收下这只小老虎灯,也不是因为她有多么需要这只灯笼,而是这只丑丑的灯笼,让她想起她娘了。
听到她一如既往地唤自己夫人,盛婉书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
“岁欢,你是不是还在介意府中前阵子流传的那些谣言?”
“对不起啊,知瑶刚出事的那段日子,我心情很低落,每天躲在佛堂诵经。”
“不知道府中的那些下人,以讹传讹,把话说得那么难听。”
“当时没能出面制止,是我这个做当家主母的失责。”
“要不是你哥哥来提醒我,我都不知道那些日子让你受了那么大委屈。”
“一直想找你把这个误会当面解开,可你近日总是忙碌。”
“我派刘嬷嬷去你院子请了好几次,丫鬟们都说你不在。”
躲在佛堂的这些日子,盛婉书每天都在反思自己。
在孩子调包这件事上,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最让她懊恼的是,初获知瑶死讯那天,她竟然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把姜知瑶的死,怪罪到姜岁欢头上。
事后想想,她这个娘,做得实在不称职。
姜岁欢笑了笑,“我并没有将那些谣言当一回事,你也不必对此心怀愧疚。”
自从那几个嘴碎的婢女被姜时安当场抓了现行,丞相府原来的仆役被换掉了一大批。
不用猜也知道,整顿相府的,是姜时安。
盛婉书试探地问:“所以,你还怪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