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两人并没有十成把握确认姜岁欢便是相府十八年前被调包的孩子。
其次,这十八年来,姜知瑶始终以相府千金的身份被养在姜家。
不但盛婉书对她宠爱有加,姜政言以及姜家三位公子,也把姜知瑶当成相府的宝贝。
仅凭周嬷嬷那番没有证据的证词,便贸然怀疑知瑶的身份,对她来说并不公平。
为了不打草惊蛇,父子二人决定再做进步的证实。
饭桌上,盛婉书主动给姜时安夹了菜,眼底的笑容是掩不去的。
“除了年节,你极少会在家里吃饭,今日怎么得了空,回来得这么早。”
作为盛婉书的第一个孩子,她对姜时安这个长子可以说是无一处不满意。
才二十出头便坐上左督御史的位置。
容貌才华样样优秀,谈吐能力也让无数同龄之辈望尘莫及。
每次参加各府的聚会,盛婉书都会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
那些名门贵妇哪个不羡慕她生了三个优秀的好儿子。
其中便以姜时安最甚。
姜时安不仅个人能力超群出众,还孝顺父母,关照弟妹,身上几乎毫无缺。
盛婉书是发自内心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
姜时安说话的声音很温柔,“年关将至,朝中不似往日繁忙,便抽些空闲,回府多陪陪爹娘还有妹妹。”
盛婉书笑得很开怀。
“还是你有这个心,不像你那两个弟弟,一年到头,也很难在府中看到他们的身影。”
“就连几日前你妹妹生辰,都以公务繁忙为由连个面都不肯露。”
“云霄倒是露了一面,可送完东西就转身走了。”
“那可是知瑶的十八岁生辰,做哥哥的,怎么能这样无视怠慢。”
“就连送出手的礼物,都是一张张庸俗的银票,与往年几乎别无二样。”
第146章 饭桌上的各种试探
盛婉书嘴上一迭声的说着抱怨,其实心中并无怪罪。
二子和三子都有正事要忙,长时间不回家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日日闲赋在府中,做爹娘的才要担心呢。
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盼着子女日后会有大出息。
姜知瑶笑着在一旁打趣,“娘,这件事情怪不着哥哥。”
“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有大抱负要施展,哪能因为送礼送得俗气就怪罪哥哥。”
“而且哥哥们送我的礼物我很喜欢,比起那些金银珠宝,银票才是最实惠的。”
经过小半天的调养,姜知瑶的气色已经大有好转。
刚刚落水时的那些恐慌,也被她遗忘到九霄云外。
赶来饭厅吃饭的途中,姜知瑶再三叮嘱母亲,被乞丐撞入水中这件事,千万不要对父兄提起。
姜知瑶给出的理由是,父兄整日为国事操劳,连睡觉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实在没必要为了一个小乞丐费力伤神。
而且父兄在朝中的身份又极为特殊,如果动用权势刁难一个小乞丐,传扬出去,说不定会被人扣上一顶以权欺人的罪名。
为了父兄的名誉着想,姜知瑶决定不再追究此事。
而她真正的意图是,不想让父兄因为此事追究下去。
在姜岁欢的死讯传出来之前,姜知瑶不敢将此事闹大。
万一那乞丐真是被姜岁欢收买的,落到父兄手中,指不定供认出什么乱七八糟。
避免节外生枝,姜知瑶狠了狠心,就让落水这一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准备再追究。
姜知瑶这样为父兄着想,让盛婉书心中很是感动。
果然女儿才是最贴心的。
姜时安不动声色地看了姜知瑶一眼,状似不经心地问:“知瑶,你病了么,脸色看着有些苍白?”
姜知瑶回道:“近日夜里有点凉,睡觉的时候着了寒。无碍的,已经找郎中开了方子。”
即使姜时安没看父亲的脸色,也能感觉到姜政言脸上的表情一定不太好。
姜知瑶说谎了!
她被小乞丐撞下拱形桥这件事,已经有眼线及时汇报到姜政言面前。
按照姜知瑶往日的脾气,莫说被人撞下冷水,就算与哪家千金吵嘴没吵赢,也要在父母面前抱怨一阵。
可是今天,她竟然把这么大一件事隐瞒下来。
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可真是有些耐人寻味。
姜政言并不愿意把女儿想得太心机,甚至不希望女儿真的是被调换过的。
十八年的父女之情,六千多个日日夜夜,朝夕相处这么久,石头也会被捂热了。
何况这些年,姜知瑶虽然不像她三个哥哥那样优秀到让人连连称赞。
作为相府的千金小姐,她从未给姜家丢过脸。
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才情容貌与那些贵女们相比也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