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状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穷。
没钱,就处处难行。
一上午的会议,又没讨论出个结果来。
等会议之后,唐泉臣又照常喜欢问付雨柔:“付秘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办法……办法当然是有的。
付雨柔一个后世来的,说实话就算她不知道,也可以去查查系统。
看看这一段的历史发展。
就算她不说也是必然发展的过程,也会想到这个解决办法。
她说了,只是让这个困难的时间短一点,唐泉臣少一点烦恼而已。
根本不算改变历史,所以付雨柔觉得自己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就道:“唐市长,咱们今年不是发行了国债券吗?”
“是发行了。”唐泉臣点头说:“不过买的人太少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新闻天天播放,但老百姓赚的都是血汗钱,生活上也需要,并没有多余的钱来买国债券。”
付雨柔说:“多多少少还是有人买的,比如我。”
唐泉臣一愣,看向付雨柔。
付雨柔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个时候的国债券买了还真是不亏本,过几年那可不少赚。
她回头就去买点。
唐泉臣反应过来:“付秘书是说公职人员。”
“我就是这个意思。”付雨柔点头说:“我们吃饭住房都有补贴,没老百姓那么困难,拿出一部分工资买国债券是可以的,当然有些人会不愿意,那可以将买国债券当成一种考核标准,或者五分之一的工资用国债券的形式发放。”
这个主意损是损了点,但也没办法,虽然可能被人骂,但过两年肯定要笑开花。
付雨柔继续说:“通过这种方法,银行里的钱多多少少都有点,那咱们可以跟银行借贷,等要建设的项目建设起来,盈利后还给银行,经济的发展,少不了钱的流通,如果钱全放在家里或者存在银行,其实跟废纸也没什么区别,但通过这种办法,这钱就像活水一样流动起来了
所有的溪河都会汇入大海,单条小溪小河不觉得,但活水多了就是海。”
第1373章 表示有丢丢少
唐泉臣认真听了付雨柔的话,想了想摇头说:“工资用国债券的方式下发不行,还是要以自愿为主,而且有些家庭可能会有经济困难等问题,将买国债券做为评职标准也只能是在同等能力资历等情况下作为极小部分的加分项。
不然岂不是让职工觉得多买国债券就能升职,做事不能本末倒置,也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放弃长远的发展,不然咱们眼下的困境是解决了,将来再想改正就难了。”
付雨柔听的很认真,知道唐泉臣是在教她怎么做事。
再一想,她大概是这几次借着后世的眼光,说话做事都太得意了,这次的确是出了个馊主意。
等唐泉臣说完,付雨柔也很认真的承认错误:“唐市长,这次是我想错了,以后做事一定多思考几分。”
唐泉臣点点头,对于付雨柔还是很满意的,但付雨柔太年轻了,做事想法多也灵活,往往遇到难题,都会从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入手解决问题。
因为这个,付雨柔也的确帮忙解决了很多问题。
只是也容易剑走偏锋,好在付雨柔能听进去话,改正的也快,只要他多带几年,应该就能独挡一方了。
唐市长对付雨柔有了新的规划,当然,事情没发生之前,唐泉臣不会说出来,而且到时候行不行,也要看付雨柔的表现和以后的情况。
唐市长否定了付雨柔出的一半主意,但对另一半还是感兴趣的。
问道:“付秘书,你之前说的银行借贷,有没有更详细一点的章程。”
银行放贷以后会成为一种趋势,付雨柔就没有负担了。
主要以前都是国家经济,相互之间欠钱借款是有的,但没有私人资产,贷款也没有规范。
付雨柔便道:“虽然国债券卖不动,但老百姓都是愿意将钱放在银行的,毕竟银行比家里安全没有丢失的风险,而且大多数会存定期。
银行资金之前会借给国营厂,那现在国家放开了市场,允许私人做生意,为什么不可以借给个人。”
唐泉臣若有所思:“那若是个人还不上,或者不还呢?”
付雨柔想,好些国营厂也还不上啊,后面坏账了,还不是国家兜底。
“抵押物,或者让银行综合审查借贷人借款的原因,以及他借贷去做的事会不会有还款的能力,并不是谁借款都借,这样会减少一部分还不上的问题,另一部分不想还,那就可以上征信,如果有欠款,那街道办不给介绍信,这个人出门坐火车坐飞机,甚至去招待所住宿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