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蔓急忙接过纸条看了两眼,然后好好叠起来,递给了张强。
送走了李大妈后,她跟张强说:“哥,主意我给你拿了,剩下的事情你自己完成吧。”
张强看见希望就在前方了,高高兴兴就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张强开始在鸭货厂附近转悠,鬼鬼祟祟地打听消息。
说是个厂,其实就是个生产点——生产作坊。
雷鸣等人租下来了一处小院儿,他们在小院儿里生产鸭货。
张强就蹲附近,见有人出来就凑上去递根烟,递几块糖,打听配方的事儿。
然后花钱从几个工人手里买了一部分的配方。
雷鸣按例来视察生产点的时候,发现了鬼鬼祟祟的张强。
他一眼就看出张强在打什么主意,但他并没有直接揭穿,而是等张强离开后,悄悄招呼了杨东和杨攀兄弟俩。
三个人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了一会儿,想了个缺德主意。
隔了两天,张强又来到作坊附近蹲守,正好看见雷鸣蹲在门口抽烟。
雷鸣穿着工作服,张强以为他是作坊里的工人,便凑上去搭讪,低声问道:“兄弟,能不能卖点调料和工序给我?价钱好商量。”
雷鸣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事儿可不好办啊,作坊里管得严。你要是真想买,得花大价钱。”
“多少钱?”
雷鸣伸出五根手指,慢悠悠地说道:“五十块,少一分都不行。”
“太贵了吧!!五十,你不如去抢。”
“随便你。”雷鸣一脸无所谓,“我这工序是核心工序。在这儿掌握这道工序的只有三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
张强一听,心疼得直抽抽,但想到“核心工序”这几个字,还是咬咬牙掏出了钱。
雷鸣接过钱,随手写了几样调料的用量递给他,然后转身走了。
在家里研究了两天后,张强又去蹲点了。
这次又遇到了杨攀和杨东两兄弟。
两个人如法炮制,又从他手里骗走了一百块。
就这样,张强前前后后花了五百块,终于凑齐了所谓的“配方”。
他满心欢喜,以为这次一定能做出正宗的鸭货,于是赶紧买了材料回家试验。
“儿子,你一下买这么多,万一做不成功怎么办?”张母看着他一口气买了几十只鸭子,便有点担心。
张强信心百倍,他把两大袋子调料往地上一扔:“没问题,你放心,这次肯定能成。我花了那多钱买配方,得多做点鸭货卖出去,好赶紧回回本。”
“也是这个理儿。”张母一挽袖子,“走,妈帮你。”
母子二人在厨房里鼓捣了整整一白天,到了晚上才把鸭货做出来。
然而,当他按照“配方”做出来的鸭肉一点都不好吃,肉硬不说,并且还带着没有去除干净的腥气。
这时候张强他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他气得脸色铁青,拳头狠狠砸在桌上,嘴里骂道:“这帮王八蛋,竟然敢骗我!”
张母尝完后,眼泪当时就流下来了:“老天爷啊,这么多的鸭货都砸手里了啊!”
“你们真是……”张父也心疼坏了,“先卖吧,卖不掉就自己吃。这么多的东西反正不能浪费了。”
也幸好现在是冬天,气温低,不怕鸭货坏掉。
张强推着车子去卖鸭货,别说卖了,人家一尝,扭头就走,谁也不买。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人家明明有好吃的鸭货,谁还买张强的做出来的?
难得的要死,并且还死贵!
东西没有卖出去,那就只能自己吃了。
一家三口,上顿鸭货,下顿鸭货,顿顿都吃。
连续吃了三天,终于受不了了。
也不知道是东西没热透,还是吃肉多了不消化了,张家三口人上吐下泻又去打了两天吊瓶。
这一笔笔钱花出去,张家父母快心疼死了。
张强恨得咬牙切齿,干脆就去鸭货作坊去找当初卖配方的那几个人。
人家都说自己的配方没问题,听张强提到“核心工艺”四个字,其他人告诉他,肯定是被人给骗了。
这哪里有核心工艺啊?
根本没有!
其实,这些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鸭货只是生产了一半的。
另一半的工序要拿到另一个生产点继续加工。
核心的调料以及用量都在雷鸣和杨家兄弟里手里掌握着。
并且,这调料也不是拿来就用的,还要经过预加工的。
张强找不到雷鸣等人,气得七窍生烟。
这生意没做成,还倒贴了一堆钱。
原本就不富裕的日子,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了。
不行,还是得找张蔓!
张强撺掇张母去,张母倒是十分愿意替儿子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