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香江:睁眼穿成被绑豪门大嫂(1386)+番外

作者:美人摘星 阅读记录

韩国那位大小姐不说别的方面,她的艺术审美,就像聂涵一样,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富贵人家,耳濡目染,又专项学习,所培养起来的。

而在她监管下的各种产品,审美吊打别的企业。

陈柔不介意交个朋友,也想聂涵一起去聊一聊,学习一下。

香江人做法事的各种礼节和规矩,总叫陈柔觉得不耐烦,跪在这儿听颂经,聂钊和聂涵已经听了一上午了,还在听呢,但她跪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

四下打量,中间是一尊约一尺半高的,天青色的坐莲菩萨,座下是法师从莲华寺带过来的,韩玉珠和聂臻夫妻的牌位,下面列着孝子贤孙们的名字。

聂慎远的名就化于他的字,叫聂慎。

而照师太的说法,别看阿远乍一看是个乖娃娃性格,可他是金命,性格锋芒毕露,骨子里就敢想敢干,胆子特别大,爱冒险,所以提醒他要慎,是最好的。

在法事上,不是一直跪着,时不时还要站起来,拈纸烧纸,奠酒,磕头。

一回起身,磕完头,聂钊怎么一转,就跪到太太身边了。

然后侧首,他说:“你可以不用跪的。”

陈柔侧首,目厉:不早说。

但她说:“没关系的,我跪一跪也是应该的。”

在这种法事上,要从头到尾,得要跪一整天的,因为到了山上还有。

聂钊声音小小的,又说:“真的不用跪,因为我没有列你的名字。”

谁来参加法事了,就列谁的名字,聂钊没写陈柔,那她不是白白跪在这儿?

但不对啊,婆婆的法事,他为什么不写她的名字?

不过其实聂钊的想法很简单,太太要跪一整天,他会觉得很辛苦,所以就没记名。

但陈柔正欲站起来,聂钊突然又问:“阿柔,你有什么心愿吗?”

所以他的意思怕不是可以跟婆婆许个愿,让婆婆来代为成达她的心愿?

不肖子孙们,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孝敬,但等老人死了,就成了许愿池,总觉得只要烧几张纸钱再磕个头,不论啥无理的要求,老人都能满足。

如果是曾经的陈柔,她会希望李霞有个孩子,但转念一想,她又觉得其实没关系,也没必要,因为李霞不像她,有过上辈子,整整三十年的积累和经验。

李霞完全是在凭空自己闯荡,而相比于成为一个妈妈,当然是成为一个服装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更有意义,所以想了想,陈柔问:“和平回归,算吗?”

据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三相,三十二种法相再加本相。

而其中一相就是送子观音,如果是聂钊有心愿,他会还想要个孩子。

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他还想要一个跟阿远的性格能够互补的女孩,凑个好字。

但这尊汝窑观音像,如果不是因为陈柔,它也跟闻老板名下大量的稀世珍宝一样,会被永远珍藏着,只受闻家的香火供养,而回不到聂家,更回不到它曾经的福地,大峪山,所以他问菩萨讨个孩子。

可他当然要先问太太,看她有什么心愿,如果没有,他才会许愿。

和平回归算不算心愿,聂钊自己也不知道,但他说:“应该算吧。”

如果算,这个心愿的名额就归太太了。

聂钊有点失落,还有点难过,毕竟以他的想法,就该在年富力强的时候生育并培养孩子,那么,当他到闻老板的年纪,孩子就像他家二小姐,能独挡一面了。

可既然太太有她的心愿,菩萨是她带回来的,那个心愿当然就是她的了。

但聂钊都说了,太太不需要跪着,他一个人跪就好。

但她却并未起身,而是一直陪他跪着。

不一会儿,阿远在别处玩得无聊了,回来了,陈柔也拉了过来,押儿子一起跪着。

大人不说话,没有头发的师太在念经,阿远也不敢太闹腾,乖乖跪着。

到了吉时,就该启程,乘坐游艇直接到大屿山墓地。

墓地这边也有一群人等着呢,而且墓地是打开了的,聂钊是儿子嘛,还需要过去重新擦拭棺木,再加一整套的礼节,又重新收敛,整件事才算过。

但当然,只是他们家人的事情完了,师太还得连续半个月,率着寺里的僧众们每天颂经,而且是代聂家人颂,这桩法事才算彻底做完。

其实儿子和太太真的不需要跪,因为聂氏在写牌位的时候,写了代的。

聂涵替她两个不成器的弟弟代着跪,他替太太和儿子跪。

而在婚姻方面,他跟别人的看法不太一样,他不觉得一个女性嫁给一个男人,就必须跟那个男人同甘共苦过,才算是真感情,男人,也不一定就爱陪他一起吃苦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