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远倒是拿了两枚巧克力和棒棒糖,不过他没有在早餐桌上吃。
孩子吃糖会弄脏小嘴巴,黏黏的那种,他的嘴巴没有脏过,就证明他没有吃。
而这会儿,他走在前面,敏敏跟在后面,正在打量他的玩具呢,他从兜兜里掏巴掏巴,掏出一枚棒棒糖来,还把包装纸撕了,然后举的高高的,递给了敏敏。
弟弟给的棒棒糖呢,而且还是敏敏从来没有见过的牌子,看着就好吃。
她接过糖,都忘了妈妈就在后面凶凶的盯着,弯腰蹲了下来:“谢谢你,弟弟。”
小张再也忍不住了,得先夸一句:“聂太,您家少爷,家教真好。”
再问:“是您在教他吗,还是聘请了专业的家教师,他怎么就那么……”
该怎么形容呢,一个三头身的小崽崽,但是你能从他身上看到谦逊,温和,接人待物时的彬彬有礼,而这一切,就构成了一个可可爱爱的小宝贝。
这当然来自教育,但是,就哪怕普通人家,两三岁的孩子都还处于宠溺期。
这聂太太不但自己强,还把儿子教育的那么好,她怎么做到的?
当然,小张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在她家,对于孩子的教育,全家人处于矛盾中。
家里的长辈因为敏敏是最小的一个,就比较纵容,也比较宠溺,还刻意的当成男孩子来培养,尤其是老首长,总有一种,势要让自己的孙女比别人家的孙子强的,不服输的劲头。
而小张也是,从小性格比较急躁,大大咧咧风风火火,但当然,虽然在别人看来,她的资源和路途已经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顺利了,至少在升职方面,等陈柔像她一样肩扛四星的时候,已经过三十岁了,但她在28岁时就拿到了,更何况陈柔是战士,而她只是个文职。
而且大环境就是,女性参军,哪怕跟异性一样,付出同样多的汗水和辛劳,她们所能得到的,和所能达到的,跟异性是没法比的。
再说了,自己生的女儿自己疼,也不想她吃太多的苦,小张就一直在试图削掉敏敏身上的个性,当然了,虽然老首长总说,敏敏将来得要上部队,而且不能是文职,得真正下团队去练,他看得出来,这是个好苗子,能练得出来,但小张总归不愿意那么做。
不过她从陈柔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女性真正强大到某种程度之后的可能性。
再加上她把儿子教育的极好,不,应该是说,太好了,她今天就迫不及待,想要请教育儿经,先从阿远开聊,万千语言化作一句真乖,她又说:“你是怎么把他教育到那么乖的?”
第511章 警钟长鸣……
其实在陈柔看来,小张所认为的,阿远身上被教育出来的特质,其实根本不是教育的结果,而是一种熏陶和影响,是聂钊的言传身教。
就好比说,他虽然不像聂耀一样,摆着面子上疼爱聂家兄妹,但是,哪怕在饭桌上,只要是他们喜欢吃的东西,他会多看一眼佣人,佣人就会调整菜序。
再比如说,如果哪天阿远吃饭吃得很好,把自己搞得很干净,吃完饭,聂钊就会奖励他一枚棒棒糖,这样一来,阿远有意识的,就会把自己搞得很干净。
当然,他今天也有一部分是在装,装礼貌,毕竟来了小客人嘛。
要是在家里,才吃完饭,他就已经骑着车,只剩个残影了。
而要说教育孩子,陈柔其实是外行,所以小张这个问题她很难回答。
想了许久,她斟酌着说:“父母作则很重要,还有就是,不要抹杀孩子的兴趣,而且要给孩子充足的自由和民主吧,我觉得大概就是这样。”
就聂家兄妹来说,嘉峪嘉峻并不适合继承家业,让他们做生意肯定不行,聂涵去商业联姻嫁人,肯定也是一地鸡毛,但他们现在做的,就是适合他们的。
但小张还有点执迷不悟,当然,她有自己的局限。
这时俩孩子还没玩开呢,敏敏终于吃到了棒棒糖,也不太好意思玩儿。
阿远呢,这儿只有积木,他于是默默堆积木,在等着姐姐吃完糖再一起玩儿。
小张就不禁感叹,当然,声音得小点:“聂太,您这儿子,是真乖。”
很多事眼见不一定为实,陈柔暂且也不好说什么。
她于是折回话题,聊小张此来的目的,她想学的专业,以及可推荐的学校。
小张果断说:“计算机和外语,我主要学这两样。”
关于计算机,在小张他们的意识里,还只是个工具,但其实它涵盖的面非常大,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工具,要统笼的学,当然只是个皮毛,而要想深入学,就得看小张转业后是去哪个单位,然后才好针对性学习,这样能学的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