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51)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但董凌非常清楚,韩暹既然埋伏在此,他一定已经知道了董承派自己去请曹操秘密勤王的事情,以韩暹此时对董承的恨意,自己如果落在他手里,绝不会有好下场。

董凌大声辩驳:“韩暹,你莫要在此血口喷人!你说是我将消息传递给你,那你倒是说,我在何时何地与你通信?!”

曹操抬了抬手,示意董承不必和韩暹废话。

“少将军不必多虑,我信你。”

董凌愣了愣。

他和曹操才不过认识几日,曹操的信任是从何而来的?可曹操看向韩暹那带着杀气的眼神告诉他,曹操这句话,并非敷衍他。

可这个时候已经无暇多想这些了,他们被韩暹的弓箭手围在当中,当务之急是如何离开包围圈。

韩暹见曹操没有动作,只是冷冷盯着自己,那眼神中没有丝毫恐惧,反而让韩暹觉得全身一阵寒气。

“曹操,你还不投降,是想让你全军葬身此地吗?”

韩暹亦想要迅速结束这场战斗,他如今是占了地形的优势,又将敌人包围在弓箭手之内,若曹操不投降却选择跟他们死拼,时间长了,他也未必有把握全歼曹军。

曹操仍是巍然不动,“韩暹,话不要说得太早,是谁会全军葬身此地,还说不定呢。”

韩暹显然是被曹操不可一世的态度气得够呛,他退到了弓箭手身后,挥手命令道:“放箭!”

可韩暹部下的弓箭手们还没来得及将弓箭射出,便听到了箭矢扎入皮肉的声。随即,韩暹面前的一名弓箭手应声倒地。

韩暹还未来得及反应是怎么回事,身后便传来了喊杀之声,一员大将率领身后的伏兵冲上前来,将韩暹手下的弓箭手尽数斩杀。

这大将身高八尺,面容粗旷,五官如同刀刻般锋利非常,待他率兵来到此处时,曹操带来的精锐也同样开始斩杀韩暹部下的士卒。

“妙才,辛苦了!”

曹操坐在马上,对着那将军喊道,“韩暹要活的!”

夏侯渊应声,立刻便率领手下亲兵去捉韩暹。可韩暹也不会待在原地等着被抓,他一见形势大为不妙,趁着周围乱作一团时,跨上一匹马,疾驰着逃离了营帐。

夏侯渊毕竟没有韩暹对洛阳这么熟悉,韩暹逃走后,夏侯渊派人追赶了许久,竟然没有看到韩暹的踪迹,不知此人逃到何处去了。

韩暹逃了,营帐中的弓箭手大部分都被曹军斩尽,而仅剩的那些也都向曹操投降了。一时间,韩暹营地内已是一片狼藉。

但,曹操胜了。

随曹军一同杀敌的董凌看着满地的狼藉,他手握长刀,呼吸急促,心跳如雷般轰鸣,但他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

董凌收了刀,他许久都没有这么痛快的杀一场了,他只觉得自己就该如此,就该在战场上挥舞横刀,调兵遣将,他该在每一次与敌人的交锋中感受自己胸中翻腾的血液。

他转过眼来,看到坐在马上的曹操,想起他方才指挥若定的样子,想起他面对韩暹挑衅时的沉着,还有那让一支董凌意想不到的奇兵。曹操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破了韩暹的包围。

他又不由得想到了郭嘉所说的,曹操是他心中的明主。

董凌想,洛阳有曹操在,也许会变好的。

解决了张杨、杨奉和韩暹后,曹操陈禀天子,得天子首肯后的第二日,率手下诸将与少部分亲兵,押着被五花大绑的杨奉、张杨一道入宫。

天子知晓了曹操如此迅速便将三个人都解决了后,亲自在宫内迎接曹操。而董嫣则拉着姐姐来到了宫墙之上,等待着曹操和董凌的到来。

董姮是后妃,按理说不能出现在这种场合,但因刘协宠爱,且董姮担心弟弟的安危,刘协便破例允她戴着帷帽,同董嫣一起迎他们。

董姮笑着,“咱们也只是看看罢了,入了皇宫,陛下自会亲自迎接。”

董嫣“嗯”了一声,似乎在想些别的什么。

微风轻拂,远处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正缓缓向皇宫行来。待这队人马走进了些,董嫣稍稍能看得清马上之人的样貌时,她便认出了为首的曹操,正是那时她为郭嘉送信时,那帐中的主帅。

董嫣再看向旁边寻找兄长时,她的目光却一霎那凝住了。

是郭嘉。

郭嘉骑在高头大马上,就在曹操的身后,他身姿挺拔,袍袖随风翻飞,与他并肩而骑的正是董凌,二人似乎在交谈着什么,而郭嘉说话间,嘴角不自觉地挂了一抹笑意。

董嫣又见他探出身子与曹操说话,可董嫣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见一会儿的功夫过去,曹操骑在马上哈哈大笑,而郭嘉也笑得十分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