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247)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很长时间,姐妹二人都没有说话,董姮似乎是在思索着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她想着董嫣的话,想着董嫣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想着她被关在司空府的那段时间,那些来来去去的人都在讨论的事情。

“阿嫣,你实话告诉我,将孩子送走,不让我见到他,是不是曹操饶了我这个天子嫔妃一条性命的条件?”

董嫣看着姐姐痛苦的神色,她心中不忍,却还是将事实说出了口。

“对,这是因为父亲交代了,他此次孤注一掷谋局要杀司空,是因为天子拿你和你腹中的孩子威胁他,所以,如果你依旧在天子身边,你们两个的孩子也在你们的身边长大,那将来天子依旧可以拿你,还有你的儿子来威胁兄长,威胁我。”

董姮摇着头,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枕边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倘若董嫣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董承便不是自己心甘情愿为大汉赴死,而是被逼无奈,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的平安,而赌上自己的性命。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祸,正是自己爱着、念着的天子刘协。

董嫣见到姐姐的神色,以为董姮会为天子的薄情而伤心难过,不想她道:“没想到,曹操竟然已经嚣张至此,朝廷重臣可以任他生杀予夺,连天子后妃的性命也在他股掌之中......”

“阿姐,你......你不怪陛下么?”

“我怪,我自然怪陛下。”董姮原本端庄柔和的眉眼透出一股狠劲儿,“我怪陛下没能早些意识到曹操有如此狼子野心,没能早些将忠于大汉的臣子们聚集到一处,没能早些写下这衣带血诏,共谋诛贼。”

董嫣愣住了,为何阿姐对曹操的恨意已经有如此之多?

难道阿姐这是爱陛下,爱得走火入魔了?还是她常在宫中,受陛下耳濡目染,才全然将陛下的所思所想当成了自己的所思所想,陛下心中不喜之人,董姮自然也会觉得是扰乱朝纲之人,却不会在意,这扰乱朝纲之人,是否也是稳固朝局之人。

“阿姐,若不是陛下让父亲去做这件事情,父亲便不会有事,今日你和兄长也不会被困司空府啊。”

“可父亲终究是死在曹操手中!”董姮的声音忽得大了起来,她分得很明白,谁是真正杀了董承的人,“父亲若是此事做成了,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董姮口中喃喃,她在听董嫣说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依旧倔强地认为,哪怕此事是刘协让父亲去做的,但若是父亲能够再谋划得周全一些,下手再狠一些,今日的局面便不会是如此。

“父亲是不可能做成的。”董嫣看着阿姐的模样,虽然她的话让董嫣也有些恼火,但想一想,董姮一时无法接受自己枕边人的薄情,转而迁怒本就有错的曹操,也不难理解。

董嫣轻声细语劝道:“父亲在朝中已经赋闲两年,这你我都是知道的,而司空却一直在南征北战、治理国家,他今日的实力,是能够与中原霸主、四世三公的袁绍一战的雄厚实力,父亲即便是做这样的事情,都只能靠他在朝中的几个心腹好友,他要如何筹谋,才能将此事做成?”

“那你要我如何?”董姮再将脸转过来时,落入董嫣眼中的,已是姐姐满面泪痕的苍白面颊,在董嫣的记忆中,自从娘亲去世之后,阿姐便再也没有哭得如此伤心过。

董嫣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是啊,她又能要阿姐如何?分明是她自己说的,只将事情的真相告诉姐姐,至于知道之后如何选择,全凭姐姐自己,在看到阿姐的反应之前,其实董嫣也是这样想的。

可阿姐的选择,似乎是哪怕知道了陛下的所作所为,依然......并不怪他。

反而更厌恶曹操。

董嫣默了默,“阿姐是想回宫,回到陛下身边吗?”

董姮脱口而出,“我不想。”

此话一出,姐妹二人都生生愣住。

连董姮自己都没想到,方才这样为天子找合适的理由,这样怨恨曹操,甚至还有一丝怪父亲无能,但被董嫣问到是否愿意回到天子身边时,竟想也没想便说了“不愿”。

董姮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紧跟着便接了一句:“但我也不愿意留在你府上,整日面对着司空府派来看守我的人。”

“那倘若......”董嫣灵光一现,她想到自己本就马上要离开许都,倘若阿姐愿意和自己一道前去军中,她也能亲眼见一见,曹操的军队究竟是什么样的,曹操究竟是如何带兵、如何治下、如何打仗的。

这样,她不必回到宫中,不必待在郭府,甚至不必留在许都。

“阿姐,不久之后,我应当会到前线曹司空的军中去,荀令君昨日刚跟我说过,司空军中似是闹了疫病,我安顿好阿姐,便要去找养太尉,请他告知华佗先生的下落。若是我能请到华佗先生和我一同前去军中,阿姐那个时候,如果愿意,可以同我们一道去。若是我请不到华先生,我便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