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243)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董凌一直想要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干出一番事业来,如今他在曹操军中已是将军,若是没有董承的这件事,这一次他跟着曹司空北征袁绍,倘若立下的功劳不小,或许回来便能封个亭侯。

倘若告诉董凌父亲死在曹操的手里,对他来说,先前在曹操手下为将的几年,就仿佛是一场笑话,他难道能够真心诚意地在杀父仇人手下,继续为他打仗吗?

可是如果把真相告诉他,董凌日日在曹操军中,他真的能守住这个秘密吗?

董嫣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董承的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大,可以说是满城风雨,那关着董凌的那个地方,一定也有守卫,他们不可能什么都不讨论,外面的风声,他一定听到了。

董嫣思索了一些日子,她想到了一个人,如今能够稳住时局,给她出主意,帮她想办法的,也许就只有他了。

她去找了荀彧。

董嫣相信,这件事情荀彧会帮她出主意的,毕竟董凌是曹操的部将,而董承假死这件事情,荀彧也是知情人之一,此事事关曹操,事关汉室,荀彧不可能坐视不理。

董嫣来到司空府,请司空府的人去向荀彧通传时,她看到了斥候的战马,想来是前线的军报已经传了回来,送到荀彧的手中。

她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荀彧便将她请了进去,。

“董嫣见过令君。”

“不必客气。”荀彧指向旁边的位置,示意她坐下,“夫人今日来,可是为了少将军的事情?”

董嫣笑道:“不愧是荀令君是,洞察人心,我真是自愧弗如。既然令君已经猜到了,还请令君指点一二,我究竟该如何将此事告知我的兄长。”

荀彧合上了手中的战报,董嫣察觉到,他似乎眉头有些微蹙,但并没有多在意,她只想知晓,荀彧接下来说的金玉良言,是否能助她破了这两难之局。

荀彧缓缓将头抬了起来,他沉静如水的面容一如既往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波动,似乎对他来说,董嫣和前线战报的同时到来,是一个很好的将两件事情同时推向他想看到的方向的机会。

“其实夫人不妨想想,司空想要的是什么。司空放了令尊,总不可能是为了让少将军将他当作杀父仇人,而后失去上将军这样一位猛将吧?”

董嫣知道,但正是因为她知道曹操想让董凌继续为他效力,所以她才犹豫着要不要将此事的真相告诉兄长,“这我自然知道。”

“倘若有一个机会,能让少将军此次跟随主公一同北征袁绍,用别的方式让少将军解开这误会,自是比直接将令尊的事情告诉少将军更加合适。”

“令君可是已经有主意了?董嫣愚钝,请令君明示。”

荀彧缓缓道:“这件事情倘若要成,还得夫人到前线走一趟。只是我将这方式告诉夫人,究竟去是不去,皆是夫人的权力。”

“去前线?”董嫣不明所以,自己去前线,同董凌解开仇恨有何关系?难道荀彧是想让兄长因为担心自己而追到前线去?“可我去了,又能做什么呢?”

荀彧将手中战报卷了一卷,递给董嫣,“此乃军报,我本来是不该给董夫人看的,但如今既然要夫人去战场,应该将事情告诉夫人,由夫人自己决断。”

荀彧为何会这样说?什么要她自己决断?什么将事情告诉她?此话董嫣听来隐隐觉得,似乎前线的战况很是不妙。

董嫣从荀彧手中接过战报,展开一看,曹操倒是没有说同袁绍胜败如何,只说让荀彧多增粮草,另外,要他在许都想办法寻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往前线来。

因为军中似乎有疫病,已经有一些将士不战而病,让曹操有些担心。

“疫病?”董嫣看到这里,似乎明白了自己方才刚进来时,荀彧脸上不易让人察觉的有些为难和担心的表情是从何而来。

若是军中有疫病,多半是因为扎营之地选得不好,且将士们刚到战场,水土不服,所以才会蔓延开来。

董嫣忽地想起了华佗帮郭嘉调养身体时说过的话,他说郭嘉的身子若是生些小病,倒是无妨,只会比旁人好的慢些,但若是碰上大病、疫病,便是凶险万分。

如今他已经调养了两年有余,前些日子刚断了药,现下若是曹操军中闹疫病,不知郭嘉会如何?他未曾带着药,若是先前养好的身体又有反复,该如何是好?

董嫣知道这个消息后,心中的担心一点也不比荀彧少,“令君,那许都可有擅治疫病的医师啊?”

荀彧摇摇头,“司空府最好的大夫自然是要做随军军医的,若要说医术更加高明的大夫,便只有几年前跟过司空一段时间的董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