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164)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可有时,董嫣也觉得时间真是快。

自南征袁术这一场仗开始,曹操接连征战,败袁术、征荆州、击张绣、斩吕布,郭嘉次次随军出征。

到曹操控制了徐州,收降了猛将张辽后,她与郭嘉成婚也近两年了。

在这期间,董嫣也再次见到了刘备。

刘备如今在曹操身边,比两年前更加小心谨慎,但英雄之气也渐渐掩盖不住。

他随曹操归许后,还特意上门向董嫣致歉。

刘备一开始并不知董嫣是军师祭酒夫人,只知董嫣是车骑将军之女,便到了董府去找她,可董府的人告诉他,该到郭嘉府上去找。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两年前他在许都时,见郭嘉和董嫣时的那种感觉,是对的。

他对董嫣说,自己当时走得匆忙,本与董嫣约好要见面,却未曾兑诺,只因曹操派遣他出任豫州牧,他才离开许都上任。

还有一件让董嫣甚是意外的事情,便是张春华来了许都。

张春华来许都后,最先去的竟然不是司马家,她先来找了董嫣。

董嫣在看到她的那一霎那,还略微有些认不出来。

虽然不过两年多的时间,但这个年纪的女孩儿长得很快,董嫣看了她一会儿后,才问她:“你是春华?”

张春华点头。

董嫣叫沉香给张春华倒茶,想引她到正厅去坐着说话,张春华却说:“董姐姐,就在院里聊吧,那时你教我读书,也是在院里。”

董嫣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她笑道:“既然如此,那郭祭酒也是要来见一见你的。”

张春华道了声“好”,便也不拘束,随意在郭府院中坐下。

董嫣见她腰间挂着佩剑,身旁也无他人,不知她是又如两年前那样自己跑出了家,还是和家人一起?只是也没听闻温县县令调任的消息,若张春华是自己跑来许都的,那能是为了什么呢?

想到这里,董嫣便问她:“春华怎么会来许都?又为何会来这里找我?”

“我找人打听过了,知道董姐姐嫁给郭先生,自然就来这里找你。我爹......”说到这里,张春华抿了抿唇,“我无意间听到,我爹过不了多久就要给我议亲了,我不想待在家里,我情愿行侠仗义,快意江湖,也不要嫁他给我安排的夫婿。”

董嫣有些惊讶:“这么早?可你还小呀。”

张春华双手抱胸,抱怨道:“正因如此,他才没有现在就开始帮我挑选夫婿,只是在物色着,等我到了年纪,我爹便迫不及待要将我许配人家了。真等到那个时候,我还能走得了吗?只怕等我被送上喜轿,之后便再见不到董姐姐了。”

董嫣看着张春华还略带稚气的脸,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十分理解张春华,董嫣自由率性,她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她出身凉州,从小没有收到中原士族的耳濡目染,且父亲和兄姐一直对她疼爱有加,是以她想做什么,便可做什么。

而张春华既然能够从小习武,能够说出“宁愿快意江湖,也不要被父亲安排婚姻”这样的话,足以证明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如名门闺秀那般嫁给一个门第相当的男子,而后为其持家、做一个贤妻良母。

她应该和董嫣一样,要嫁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过一辈子。

董嫣脑海中,又浮现出那次她去司马府做客回家的路上,司马懿与她说过的话。

“春华真的想行侠仗义、快意江湖吗?还是因为你料定张县令为你找的夫君,不合你的意,你只是想嫁个自己喜欢的人?”

张春华面色微红,“我......我想嫁给喜欢的人,我想来许都找我喜欢的人。但我不想直接去找他,我在许都只认识董姐姐和郭先生,就先来找你。”

她这样说,董嫣便懂了。

张春华会露出这样有些羞赧的神色,定是心有所属,且她心中的那个人,与董嫣认为的,应无二致。

董嫣又成了那个在温县司马家教张春华读书的姐姐,她柔声道:“可是春华,你还很小,你此时所思所想,所做的决定,也许只是现在的你对那个青梅竹马的哥哥的依赖。若是等到你及笄时,还这样想,姐姐那时定会帮你促成婚事。”

“若春华喜欢,其实,快意江湖也是很好的。等你游遍山川,见过许多从前未曾见过的人和事,也许你会遇到你真正愿意相伴一生的人,也许你会喜欢上这个风雨飘摇的江湖,想要做一个女侠,也许你还会对那个人念念不忘,”董嫣顿了顿,“若是这样,那你便回来,嫁给你喜欢的人。”

董嫣的语气很轻、很慢,其实她并不想让张春华这么快就做决定,毕竟她年纪尚小,此时就算是嫁人,也太早太早,做下的决定,几年以后长大了,想起自己此时有几分与父亲赌气而做的决定,会觉得幼稚、会后悔,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