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若是回来了,不必任何人告诉她,满城的百姓自然会去城门口迎接曹操大军归来。
董嫣便这样,一时待在家中,一时与华佗出去会诊,这些日子,她也见到一些百姓当中有疑难杂症者,华佗会诊一次,开几服药,下一次再去看,竟然便能好个大半。
这一日,曹操大军终于回到了许都。
郭嘉跟着曹操入了城,一回到司空府,只与曹操知会一声,便急忙要去董府。
他要见她。
他来到董府时,为他开门的是董伯。董伯见到郭嘉,且他一脸急切地说,要见自家小姐,董伯多少也知道自家老爷把小姐许给了杨家的事情,可小姐不愿,居然将聘礼给退了,这一切,全是因为眼前这个人。
董伯慢吞吞的摇了摇头,“小姐不在府中。”
郭嘉忙问:“那她在何处?”
董伯掏了掏耳朵,他抬眼看郭嘉,“这个嘛......我们小姐想去哪儿是她自己的事儿,我们这些在府里做下人的,又怎么能过问呢?”
郭嘉深吸了一口气。
若董嫣不在府中,难道去了宫里见董贵人?可他也不能还不知人到底在哪里,便如此贸然地要入宫。他问董伯:“董将军可在府中?可否让我见一见他?”
董伯故作老迈,一副耳朵听不清的模样,过了好一会儿才掰着手指头答道:“我家老爷啊?这曹司空回来了,我家老爷自然得去拜会曹司空啊。这见完了曹司空,他们还得一起去见陛下,虽说曹司空是战败了,但是这军情战况,也得报与陛下知道吧?那我家老爷他......”
董伯话音未落,郭嘉抬手作了个揖,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董伯望着郭嘉离开的背影咂了咂嘴,“年轻人,这么着急做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我家老爷一会儿要出门去见曹司空,那如今,还在府里呢。”
郭嘉回许都后到董府跑一趟,本想立刻见到董嫣,他本想立刻对董嫣说,他再也不想等了。
他知道,在这乱世便是存活也是不易,经此宛城一战,他见到不知多少军中将士就这样葬身于乱军火海之中,他亲眼看到曹操的长子曹昂死于张绣枪下。
他跟着曹操奔逃,若不是典韦将军和军中将士拼死护送,他们如何能全身而退?就连曹操本人也险些被张绣抓住。
他本想等一等,等他心中笃定董承与曹操之间的确并无龌龊,等他不必再担心董嫣若是嫁他,会在自己和父亲之间感到为难,到那个时候,他再向董嫣求娶。
可是宛城让他知道,这世事就是如此无常,昨日还与你谈笑风生的人,也许今日就死于乱军之中了。
亲眼见到的惨相,是他想一百遍、一千遍,也远远不及的。他如何能知道,他和董嫣还有多久的以后呢?
可是董嫣不在府中。
府中的下人不知她去了哪里,他本想问董承,可是董承却也不在。
那董嫣,究竟会在哪儿?
第61章 久别重逢
“多谢华先生,小儿的性命全靠华先生才得以保全!”
老者携着妻子对华佗跪了下来,他躺在床上的儿子脸色仍然苍白,可是精神却比先前好了许多。
华佗替儿子治病之前,他们夫妻俩真的以为年轻的儿子就要这样撒手人寰了。
华佗连忙将夫妻二人扶了起来,“二位不必如此大礼,老夫学医便是为了救人性命,令郎此次逢凶化吉,也是因为他自己身体底子好。二位按照老夫开的药,再如此给令郎服上一个月,再将养一个月,便能大好了。”
夫妻二人又要跪下磕头,华佗忙缠住那老翁,他身旁的董嫣,也上前扶住了那婆婆。
老翁此时拜也不是,不拜也不是,“华先生,你救了我儿性命,却不让我夫妻二人行大礼谢你,这不是折煞我等吗?”
董嫣在一旁道:“老人家,您若是真想感谢华先生,不如给他做些好吃的。今日我与华先生留在你这里用一顿饭,便算是对华先生的谢礼啦。”
老者喜笑颜开,“哎呀,如此甚好,甚好!老婆子,你快去准备饭菜,将家里的酒肉都拿出来招待,我陪着华先生和董娘子说话。”
老妇点头应下,对华佗和董嫣又行了大礼,便赶紧往厨房去了。
老翁搓了搓手,他有些局促道:“华先生,我家并非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我已嘱咐了老婆子将家里最好的饭菜都拿出来招待华先生,只是不知华先生吃不吃的惯了。”
华佗覆了抚胡须,笑道:“吃得惯,吃得惯,老夫四处行医,这山野间的树皮,老夫也吃得,如今到了许都,这里的吃食甚是美味,老夫都要舍不得走啦。”
董嫣跟了华佗一段时间,她也算有些了解华佗。华佗医术甚好,为人和善,他给这些百姓治病都分文不收,甚至有时遇上穷苦百姓,还会自掏腰包为他们买药。